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九十二節 勝利歸來(1/4)

    這一消息並未讓元老院感到意外,按照舊時空的曆史他大致就是在1631年前後因為積勞成疾病逝於任上的。

    按照這一曆史進程,王尊德之後總督兩廣的是熊文燦。他是以招撫鄭芝龍起家的,在他的一生中,對待各路“造反派”都是以“撫”為主。他來總督兩廣,很有可能和穿越者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諒解。正如他在福建和鄭芝龍達成的妥協一樣。為此元老們一度很期待熊青天的上任。

    不過這會熊青天來還來不了――按照中古社會得辦事效率,熊文燦到粵視事起碼也得三個月半年以上。穿越者得時間很寶貴,元老院討論,與其望眼欲穿的等著熊青天,不如趕快和李大人把後續得事情料理,造成既成事實再說。一個香港問題就引起了李逢節百般推脫,。最後隻換來了一個“視而不見”得承諾,瓊州府到底能不能徹底的“中左所”化是件很難預料的事情。

    盡管局勢尚不明了,但是海軍特遣艦隊從珠江勝利歸來畢竟是一件可喜可賀得事情。在博鋪碼頭舉行了隆重得歡迎儀式。

    這一天,從臨高縣城到博鋪沿途得路燈上彩旗飄揚――如果注意一下得話,會發現大多是在澄邁之戰中繳獲得明軍旗幟。從澄邁戰場上回收來得旗幟堆積如山,大圖書館按照收藏得原則,每一種收藏了二麵,然後在大體育場作為裝飾又用去了幾百麵。餘下的又有一部分被被分別懸掛在軍務總管庭大樓和海軍部,最後,連臨高大教堂也掛了好些軍旗。

    餘下得,凡是棉麻布得一律清洗回收――哪怕再破爛的也總能造紙,各種絲綢的旗幟反而不好處理,澳洲人是不用絲綢作衣服。除了少量被調撥給工業上使用之外,餘下得根據方非得申請,全部調撥給了文宣部使用。

    方非組織人把這些旗幟挑選了一遍,將大小一致的旗幟選出來分別歸類,然後用外包加工的方式將上麵的不需要的內容全部拆除,最後他手裏就有幾百麵活動中可以使用的彩旗。

    現在,這些彩旗從臨高縣城沿著臨高-博鋪公路一路飄揚,路上還拉起了若幹條橫幅:“熱烈歡迎我珠江特遣艦隊官兵勝利歸來!”、“光榮屬於元老院光輝照耀下戰無不勝的伏波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元老院光輝照耀四方!”……

    一隊隊的歡迎人群正在往博鋪而去,這些都是文宣部群眾活動處組織起來的歡迎隊伍,有澄邁大捷的例子比著,這次海軍為主導的戰役得勝歸來,在慶祝規格上也不能太差了,免得海軍吃味。再說執委會主席也在返航艦隊中,怎麽也得照著國家元首工作訪問歸來的檔次辦。

    根據方非的命令,文宣部屬下各專業、業餘宣傳團體全部出動。“規模要隆重,氣氛要熱烈”,他給自己說下的土著科長紀登高下達著指示,“……芳草地的學生,至少要抽八個班出來,現在來得才這麽幾個班?一點氣魄也沒有!還有修院的合唱隊,排這麽前麵幹什麽?俺們不是天主教國家!”這位前賣卜先生穿著新版的小開領棉布“工作服”,腦袋上一麵冒汗,一邊用臨高產的鉛筆在筆記本上快速的紀錄著他的指示。

    見方首長的指示告一段落,紀登高趕緊抓緊時間匯報:

    “胡部長說了,芳草地的教學任務很緊張,學生搞慶祝活動浪……”他趕緊又把話吞了回去。

    “純熟浪費時間對吧?”方非說。紀登高不敢搭話,這誹謗元老的罪名可大可小,萬一成了“挑撥離間”自己多半就要去符有地那裏搞群眾宣傳了。他趕緊重新組織了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