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八十八節 白鵝潭的炮聲(1/4)

    太陽升了起來,文德嗣站在特務艇的後艉樓上,負手而立,一層金色的朝陽籠罩在他的身上,渾身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眾土著海軍官兵們侍立在旁,一個個恭恭敬敬不敢言聲。隻見文總眺望廣州,頗有將“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豪情。

    “又回到戰鬥過的地方了。”文德嗣低聲道。想到當初自己和王、蕭二人往返蟲洞,籌措資金的事情,不由得感慨萬千――幾年前在白鵝潭上被冉耀等人用幾支小口徑步槍和獵槍解救,一行人狼狽而逃的往事又曆曆在目。

    這會,他率領著艦隊來到這裏,滿城的官吏百姓生命財產安全都要取決於他的一念之間,誌得意滿之情溢於言表。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隻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文德嗣忽然哼起了這首他其實並不熟悉的京劇――眼下沒有什麽比這段詞更能表達他的心情了。

    陳海陽原本就在後艉樓下,為了不打擾文總的雅興,他一直沒有走上前去。與文德嗣的感慨萬千不同,他在考慮下一步的該如何進行。

    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經超越了軍事範圍,成了政治仗――特遣艦隊一路攻到廣州不是為了拿下這座東亞大城市,而是要迫使對方供求和。如何能夠施加一定的壓力達到自己的目的,又能夠不至於讓對方幹脆來個魚死網破,分寸拿捏必須非常的準確才行。

    “文總,”陳海陽見文德嗣追憶往昔的勁頭漸漸淡了下去,這才招呼道,“你看下一步怎麽辦?”

    元老院沒有占領廣州的打算,他們要得是重開貿易,能夠繼續從廣東得到人力物力和市場。為此,他們不能嚇跑了廣州的富商們――根據情報局的報告,已經有許多富商從廣州逃走,如果真得攻下了廣州,整個珠江三角洲就會成為一個“戰區”,商人們不敢再來,這城占著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文德嗣和陳海陽一路上絞盡腦汁,想得就是怎麽搞得轟轟烈烈,卻又不至於讓廣東的官府徹底的關上談判的大門。

    現在戰艦已到白鵝潭,和談工作就要盡快展開――珠江口遠征雖然戰果赫赫,要是達不到議和的效果,在戰略上就是徹底的失敗。

    陳海陽提議:是否立刻派遣人進入廣州遞交照會,要城內官吏出城談判。

    “不,這事情不能搞照會――這不成‘兩國論’了?李逢節打死也不敢接這個照會的。”文德嗣連連搖頭,“隻有通過私下接觸來傳遞消息!當官的怎麽應付上麵他們自有辦法,我們得趕快找到聯係的渠道。”

    對外情報局在廣州城內有林佰光等人的潛伏,所以廣州城內的狀況特遣艦隊每天都能收到來自臨高總台轉發來得電報。

    “李逢節幾次想與高舉接觸,高舉一直不肯。我看現在可以請情報局的人和高舉接觸,讓他來充當中間人。”文德嗣說,“高舉一直是澳洲貨的代理商,這層皮他脫不掉,由他來出麵合情合理。”

    “我們先放幾下空炮,嚇唬嚇唬他們,”陳海陽說,“我就不相信城裏的官老爺們能夠裝聾作啞。”

    高舉閉門謝客,城裏各方無論是誰來相見均稱“不在宅中”。這樣做並非拿架子――實在是他的地位尷尬,難以相對各方的緣故。

    郭逸等人逃走,紫氏產業被相繼查封之後,高舉已經覺得自己大大的損了麵子,為此他很是不快的修書一封,將事情的經過稟告了楊公公。當然,楊公公現在在宮裏說不上什麽話,不過總還是百足之蟲,路子寬,隻要逮到什麽機會,說不定就能給田家狠狠的上一次眼藥。

    澄邁戰敗之後,一部分士紳官員暗中活動,希望他出麵去議和,他一麵惱恨官府在紫氏產業上讓他大大的丟了麵子和信譽,一麵也不知道這事情背後的水深淺如何,不敢隨便出麵應承,幹脆來個“不在家”,躲在宅子裏靜觀期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