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六十八節 廣州的防務(1/3)

    特遣隊在虎門停歇下來――過了虎門橫檔之後,連續行船三四天內就可以抵達廣州郊外了――但是陳海陽並不急於兵臨廣州城下,按照既定方針:他的主要任務是“炫耀武力”和“宣撫”。現在炫耀武力的目的已經充分達到,重點就是“宣撫”了――先要給廣州城和珠江沿岸的居民有足夠的時間來傳播領會虎門陷落的消息。

    特遣艦隊開始組建許多小分隊,每個分隊大約有一百人組成,攜帶小型火炮,配備民事人員和勘探人員。小分隊將乘坐舢板和長龍沿著密如蛛網的內河水道河汊深入到珠江沿岸的各處村落和集鎮,征收“合理負擔”,張貼布告。大造聲勢。當然,同時對任何企圖抵抗他們的村落進行嚴厲的懲罰。

    由於海兵人數不夠,負責這一行動的石誌奇從水手中抽調了一部分人加強給小分隊。海軍的水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海盜出身,不但對珠江水路熟悉,幹這個更是行家裏手。當年他們也曾經跟隨各幫各股的“掌櫃”們乘著小艇深入內河,四處劫掠綁票。

    虎門陷落的消息當天就傳到了廣州城內。一時間四城震動。廣州知府急急忙忙趕來求見李逢節,詢問是否要立刻關閉城門。

    李逢節大吃一驚,他沒料到這麽快虎門即已陷落。虎門一失陷髡賊抵達廣州的也就是三二天的事情了。想到髡賊一旦攻打廣州,他的臉色都發白了。

    “城門暫時不要關,關了會動搖人心!”李逢節定了定神,“你和南海、番禹兩縣,在各城門多派人手,加緊盤查,防止髡賊混入城內!”

    “是,卑職這就去辦!”

    李逢節手上惟一的武裝是他自己的撫標。但是撫標在澄邁戰役中損失慘重,派出去的一千人不是在澄邁戰死被俘就是被困在瓊山,迄今為止一個人都沒回來。撫標眼下隻有不到七百人可以用來打仗。幸好這些人是撫標中的精銳,平日裏李逢節對他們結以厚恩,關鍵的時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

    李逢節對守衛廣州並不擔心:廣州不但城防堅固,而且人口眾多。必要的時候大規模征發丁壯,發動十萬丁壯上城也是頃刻的事情。除了撫標之外,廣州城內外還有海防參將許廷發的人馬和一些零星部隊,此外尚有駐防廣州和周邊的衛所,這些衛所雖然已經破敗,但是點驗起千把人來作戰還是有得。廣州衛的達官兵當時非常有名,整個明代經常被抽調出去和苗、瑤作戰。

    這些兵力集結起來足有三四千人,作為廣州城防的守衛核心是足夠了。但是身為廣東巡撫,要考慮的不僅是廣州一城,還有珠江沿岸的各縣和村落。如果被髡賊殺掠過慘,禦史彈劾起來自己一樣吃不消。

    李逢節召集城內官吏和幕僚們商議對策。眾人的意見大致是從鞏固廣州本身城防和加強沿江各村鎮自衛能力兩方麵入手。

    原本劉香在珠江口活動的時候,廣東地方就在珠江三角洲各地加緊推行保甲法,鼓勵各地士紳編練團練鄉勇自衛。各縣都已經建立公所,由知縣擔任總團總,地方上有聲望願意出力的縉紳擔任副團總。各村鎮編練團勇的,官府可以借給火炮,各村也被允許自鑄火炮。各處路口、河口建立望樓和柵欄,配備銅鑼,用以傳遞警報。並且規定了多村聯保。一村有難,鄰近各村都要出動鄉勇支援。至於所需要的經費,由各村自行承擔:有的來自縉紳大戶的捐助,有的來自向全體村民的攤派。有幾個縣幹脆在田賦上加征了一筆銀子作為全縣的團練費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