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零七節 宗教人士(1/4)

    軍官和士兵俘虜發落已經定下了基調,對這批士子幕僚的處置卻有著不同的爭議。

    大體來說,把持著這個集團的人從根子上瞧不起甚至是敵視本時空的一切知識分子,認為他們不但無用,而且危險,是爭奪話語權和煽動叛亂的禍根。盡管出於現實需要的考慮,在臨高實施了“茉莉軒工作”,拉攏了本地的部分知識分子,而且也得到了臨高主流士子包括劉大霖的初步認可。

    但是這批人不一樣,他們是跟隨著討伐軍來得敵人,其中不乏原本就想來臨高發財或者實施他們的“安邦定國”之計的士子。元老們,不管立場如何,已經本能的將他們視作敵人。

    有人要求直接將他們全部處死,也有人認為留之無用,殺之太殘忍,不如全部釋放回去。

    但是多數元老又覺得這樣過於便宜了他們,要求對其大加折辱,並且對其中的為首分子進行虐殺。有人就提議對其進行全麵的嚴刑拷打,甚至有人提議在臨高的大體育場公開將其拷打之後再逐一淩虐處死,然後將照片發往廣東全省。

    特別是呂易忠落到了他們手裏,更是讓許多“報複論”者發了狂,呂易忠盡管一直對自己的下場怕得要死,但是他若知道“髡賊”們準備如何對付他,恐怕立刻就會被活活嚇死。

    關於虐殺和拷問的討論在BBS上達到高潮之後,最擅長刑訊審問工作的周洞天對此發出了不同的言論。

    他根本不讚成虐殺或者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拷打刑訊。

    他認為:對於刑訊虐殺,並不能有效摧毀專製皇權社會的心防。因為這種社會裏,虐殺、刑訊拷打都是日常的事情,並不能激起各階層產生多少恐懼。

    無數革命先烈和叛徒的經曆告訴我們:肉體折磨――不管多獵奇的肉體折磨,並不是放之於四海皆準的道路。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曆朝曆代的戰爭史告訴我們,堅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士子並不全是軟骨頭,就算是覲見多爾袞時紅水流滿地的南明政權中也是有許多意誌堅定,願意殺身成仁的士子的。

    屠殺隻會嚇住一部分人,絕對不會嚇住所有的人。特別是對方認為自己掌握著真理的時候。士人又是中國社會一貫認為掌握真理的人。

    因此,周洞天認為打擊明朝“士人”的精神防線,而不是鼓舞明朝“士人”士氣,對於當前的穿越眾來說還是最為現實。

    奧巴馬宰了本拉登,但是絕對不敢將其遺體交還給拉登的親屬。隻好神神秘秘的搞了個海葬。當年盟軍絞死第三帝國的戰犯,屍體燒成灰之後還要秘密的投入河中銷毀。目的就是不允許有人能夠借著他們的屍骨和遺物來鼓吹精神。

    敵人以戰士的身份戰死或者被虐殺。無論對於敵人還是自己人都是一種榜樣。虐殺一個有代表意義的敵人,對於任何統治者來說都不難,卻是必須絕對避免發生。虐殺是會激起敵對方的同仇敵愾滴,得不償失。

    “最佳的辦法就是‘搞臭’!”周洞天指出,沒有什麽比搞臭對手的名聲更理想的了。

    “大家明明知道,失敗者是沒有權力的,隻有任人處置。為什麽每次打完仗戰勝方都要搞個法庭來審問戰犯?”周洞天在會議上說,“就是為了搞臭對手,使得對手無法成為失敗者一方的英雄――就算不能全部奏效,至少可疑部分奏效。我們的思路也是一樣的。”

    “老周的意思我明白了。”丁丁趕緊跳了出來,免得風頭全被周洞天弄走了,“我們也要組織戰犯法庭!並且將法庭的審訊實錄到處散發……”

    馬甲表示讚成,審問戰犯這個概念很不錯,他喜歡,而且可以充分的表現出法學會的作用和意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