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九十二節 一戰石山(1/4)

    因為十人一個捆成一隊,稍有不慎就會一起摔倒在地,所以粥是分到人手上的。蔣佑功拿到的碗入手就很輕,仔細一看才是椰子殼。夥夫往每個人的碗裏倒上一勺薑湯。

    這顯然是怕他們生病才發得,蔣佑功知道髡賊絕不會要他們死,便放心大膽喝了湯要倒下睡覺了。

    “把總爺!”和他捆在一起的士兵小聲問,“髡賊幹嘛脫了咱們的衣服?”

    “總不見得是要你去做兔子!”蔣佑功說。他也覺得可疑,沒聽說當俘虜要扒光衣服的――幾件破爛的號褂髡賊要去做什麽?再說那些號褂都丟在土堤下麵了,也沒去拿。

    負責物流轉運的賈莫非統計,這次不成功的偷襲提供了三百多名健康的俘虜。

    “明天雨一停就把他們裝上船運回臨高去。”賈莫非說,“走陸路恐怕會遭遇官軍遊騎的攔截。反正有船,運人又快又方便。”

    “和傷員裝一起?”

    “當然不是,傷員另外有船,俘虜船條件差多了,甲板下麵一個大統艙,上麵網格艙蓋一關就好。反正也隻有半天。”

    整個夜襲的慘敗幾乎是發生在何如賓等人的眼皮底下,土堤上晃動的光柱,排槍和巨大的人聲,都讓這位將軍產生了極大的不安。髡賊的火器在雨天一樣能發射這點已經不再能讓他震撼了。突然亮起的雪亮的光芒和在雨夜漆黑的天空和野地裏逡巡著的白色光柱遠遠超過了他的認知水平。何如賓手足冰涼:這仗還怎麽打?

    逃回來的葉正芳和嚴遵誥兩人補充了許多細節,包括敵人顯然是早有準備,敵人燈光極亮。一下子就讓官兵頭暈目眩,連眼睛都睜不開……

    整個城樓上陷入了長久的沉默。每個人都在尋思:這仗還能怎麽打?大家都期望別人拿出一個辦法來。

    “大人!學生以為應立寨固守!”錢太衝一直沒找到進言的機會,現在終於有機會開了口。今天幾次戰鬥他在城頭上觀戰。戰鬥給他的刺激非常之大。髡賊的“火器犀利”和戰法給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顯然,髡賊不是鄭芝龍、劉香之流,隻是善於海戰,步戰上也絕不遜色。他意識到今天投入戰鬥的髡賊步兵人數並不多,但是麵對如此之多的官兵在寨牆上打得如此頑強,死戰不退,顯然並不僅僅靠著“火器犀利”四個字。

    難道髡賊這樣的海外賊人亦有忠義之心。他立刻否定了自己的看法。按照塘報來說,髡賊中大多是“閩粵奸民”、“漢奸”投充的假髡。這樣無父無君之輩也有忠義麽?一定是真髡許以重利才讓他們如此舍生忘死。

    想到這裏他稍稍感到安心。在錢太衝看來“忠義”這個詞和蠻夷是不相幹的。戰鬥結束之後,他知道自己的《善後六策》一時半會不會有什麽用處――明天繼續進攻取勝的把握極少。他心中早就有所盤算,當聽到何如賓不想立寨堅守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出來進言了。

    按照他的說法:雙方互相立寨對持,對官軍來說是有利的,畢竟何如賓有全省之力在後支撐,而髡賊所有不過一縣之地,臨高又是人少地瘠的地方。髡賊一萬大軍集中在澄邁,又需要許多人力轉運糧草,時間一長供應必然困難。相持數月,等到髡賊糧草漸漸難以為繼,必然不戰而亂。

    “……髡賊炮火再強,亦不過二十多位。總不能時時開炮轟擊我寨。我兵眾多,可許以重金,多募死士,抄掠髡賊糧道,日久,則髡賊必不戰自亂!”

    這個方案其實還是老一套的持重進兵的方略。何如賓原本不過是對這個年輕書生的提議姑妄聽之,現在卻忽然燃起了希望:沒錯!不過,長圍退敵原本就是總督大人的機宜。隻不過原先的計劃就是準備在博鋪圍困敵人營寨,最後迫其退走的。現在是把地方換到了澄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