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八十四節 進兵(1/4)

    伏波軍野戰軍在公曆1630年的6月29日全軍進駐澄邁城下的大營。何鳴將營寨設在澄邁縣城西北二公裏處。離開驛路不到二百米的距離。官軍想從驛路上通過往臨高去就必須攻占這裏。

    大營是按照棱堡式的防禦體係築成的一個五角形狀的大型營地。整個營地被一人多高的土堤保衛著,土堤上架設有火炮和掩體,堤下是深深的壕溝和鹿砦。土堤上照例修築了高高的瞭望塔。借助高倍望遠鏡,整個澄邁縣城周邊十多公裏之內的一舉一動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何鳴命令:即刻切斷澄邁縣城澄邁縣城與外界的一切聯係。縣城的三座城門外已經設下了潛伏哨,任何企圖進出城的人都會被捉拿。

    城裏見城門出入已無可能,官府便派人從城牆上縋城出入。北煒命令特偵隊的狙擊手們帶著瞄準鏡的拴動步槍埋伏在周圍,隨後的幾天裏凡是企圖縋城出入的人全部被擊斃在城下。接著又有人企圖夜晚縋城,但是黑夜裏還是會響起致命的槍聲,到早晨的時候,企圖出城的人往往橫屍在城牆下。無論多麽漆黑的夜晚也不能保護他們。

    從被打死的縋城人員看,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攜帶著緊急塘報。繳獲的塘報火速送到司令部拆看,除了裏麵老生常談的求援和虛吹戰果之外,他們已經將城頭上看到的一切,事無巨細的全部寫進了塘報。

    何鳴下令:“即刻封鎖城頭,不許敵人窺探我軍!”

    “呯。”

    隨著SKS步槍的一聲脆響,一個在趴在城垛間正在窺視城下的鄉勇晃動了一下倒了下去。

    “命中!胸部中彈!”在瞭望塔上用高倍望遠鏡監視城牆上動向的士兵大聲說。

    “現在是7:2,你們要加油啊。”北煒笑著說。他身後站著五六個特偵隊的戰士。步兵第1營的輕步兵連連長楊增站在他身邊。身後也有幾個掛著綠色飾索的輕步兵。

    他們站得位置,是離開城牆差不多有二百米距離的一個小土丘。這個距離上,澄邁城頭上的弓箭和火器都無能為力。

    特偵隊和輕步兵站在這裏,原本是執行清掃城頭敵軍的任務――何鳴命令不許敵人窺探城下的野戰軍動向,各營的輕步兵就用精確射擊的方式來清理城頭的敵人,同時練習實戰射術。結果卻成了特偵隊和輕步兵之間的一次比賽。靶子是所有站在澄邁城牆上的民壯和鄉勇。

    “特偵隊用得槍比我們好,”楊增有點不服氣。特偵隊用得是澳洲快槍,不論射速還是精度、射程都高出他們用的米尼步槍一大截,而且放槍的時候還沒有煙。有的槍還有鏡子,能在遠得不可思議的距離上打中目標。

    “哦,行,我也用米尼槍好了。”北煒說著把手裏的SKS步槍丟給身後的士兵,換了一支米尼步槍。

    從這支米尼步槍槍托上烙有WLB的英文字母來看,這應該是最早的一批用舊時空的無縫鋼管和零件組裝的步槍。槍支保養的很好。北煒看了下,槍托上還有一個J 的標記,這是高精度步槍的標誌,表示這支步槍可以給狙擊手使用。

    “這支槍不錯!”他稱讚道,問楊增“你的?”

    楊增說:“是我的。現在這種槍隻有輕步兵連裏的神射手才有裝備了。”

    北煒比劃了下,拿過一發紙包彈,熟練的給槍裝上彈藥――特偵隊同樣也進行米尼步槍的射擊訓練,甚至還用繳獲的五花八門的英國產、葡萄牙產、日本產和大明自製的鳥銃、三眼銃進行過射擊訓練,為得是在緊急狀況下能夠使用手邊各種武器進行射擊。

    北煒把槍連著貼腮幾次,又試著瞄準了下,這才喊道:“指示目標!”

    “前方2點方向!”哨塔上的士兵喊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