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六十九節 戰前(一)(2/4)

    在一幹人的哀號中,提案得到通過――小命要緊這點大家還是能意識到的。

    當下將全體元老編成了一個元老營。按照部門分成“隊”,每個隊大致是一個排的規模。有的隊規模大些,象機械隊這樣就分成一隊二隊之類。每隊選舉隊長副隊長。

    何鳴任命了應愈當元老營的營長,還規定了三處緊急集結地點。一旦事情緊急,全體元老就集中到百仞、博鋪和高山嶺三個營地裏,聽候命令隨時出動。

    “要我們上陣的時候,估計就要完蛋了……”獨孤求婚被編在天地會一隊裏,發著牢騷。

    “誰在說怪話!”應愈到底是當過很多年的兵,盡管退伍多年幹IT,瞪起眼睛來一股子威懾人心的勁頭還是很足的,“打仗,打仗,永遠都要想著萬無一失!別以為我們有了幾杆SKS就是刀槍不入了,從現在開始就是戰時狀態,隨時隨地都要武裝起來,準備打仗!”

    應愈說著又檢查了每個人的武器和裝具。他檢查的非常仔細。發現很多人的護身武器GLOCK17居然沒擦拭過,有些女元老佩戴的手槍幹脆連油封都沒擦掉。SKS步槍因為每周要打靶,打完靶之後照例要檢查武器維護,反而都擦拭的很幹淨。

    “真要命!”應愈惱火的搖搖頭,但是這也沒法怪大家,一般國內平民百姓拿個狗都不許,怎麽會知道維護武器的重要性呢?要怪隻能怪在製定軍訓計劃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強調。

    服裝、綁腿、鞋子這些基本都合乎標準,每個人還額外攜帶了一小瓶諸葛行軍散和一包鹽片。

    “全體出發!”應愈命令道。

    去除在三亞的,在軍隊中服役的、駐外的和正在各崗位值班的元老,三百多人的元老營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許多原本在行政部門幹活的元老一個個叫苦連天,長期坐辦公室的結果就是身體機能退化,原本在穿越前練出來的一點肌肉又在案牘勞形中消失了。在工農業部門工作的元老,一個個身材壯實,皮膚黝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元老們扛著步槍和背包,穿著軍靴。氣喘籲籲的沿著公路進行行軍訓練。元老的裝備比土著士兵的多得多。土著士兵戴得好歹是輕便的藤帽,元老們全是沉重的鋼盔。為了不墮“首長”們的誌氣,全體元老還得做出昂首挺胸,我武惟揚的摸樣。

    在軍鼓和笛子的伴奏之下,幾百雙軍靴踏在公路上,煙塵滾滾。稻田裏勞作的土著百姓們已經對這樣的景象熟視無睹――最近幾乎每天都有好幾支隊伍敲著軍鼓從路上來回的經過。隻有個別熟悉穿越眾的土著們才會發現裏麵全是元老而感到詫異。

    “一個個把胸挺起了,像個娘們似得!”李軍站在隊伍的前麵,看著“財金隊”的士兵們。這個排全部由財務、金融、會計方麵的人員組成,李軍是財金係統裏當過兵的人,就成了臨時的下士,負責統帶全隊人馬,“大夥來點精氣神!《軍歌集》第五頁!《大軍不怕遠征難》!”李軍似乎又恢複了多年前當武警班長的摸樣。喵喵尒説

    財金隊的戰士們開始拉著嗓子唱起這首歌曲來了,盡管歌詞已經做了改動,但是許多人還是下意識的唱成了“紅軍不怕遠征難”。

    “機械隊”不甘示弱立刻唱起了《博鋪曲》,這首用《馬賽曲》篡改而成的軍歌盡管曲調慷慨激昂,但是唱起了有點磕磕絆絆不順口。

    “亂改什麽歌詞,直接唱PLA的軍歌不就是了。”在“民政隊”中行軍的杜雯評論道。

    但是機械隊人多勢眾,而且多半是壯漢,肺活量大,很快就把財金隊和其他各隊的歌聲壓製了下去。“博鋪”、“博鋪”的高亢歌聲在公路上空飄蕩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