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三十七節 情報工作會議(1/4)

    郭逸等人算是商人還是間諜?他們的身份和隸屬關係從來沒有得到過明確。不過顯然他們的商人成分更大些。廣州站也好雷州站也好,它們的主要任務都是為穿越集團銷售商品,進口物資和人力。搞情報不過是順帶的事情。

    至於雷州站,不僅涉及到銷售和進口,還牽涉到輕工業部門的製糖、製酒,涉及到農業部門的甘蔗改良種植,還牽扯到天地會和德隆聯合推進的農業組合。

    “……這兩個站,其他部門插手比我們深得多,我們要去直接指揮他們,恐怕是做不到的。”

    沒錯,江山想,廣州雷州體係已經習慣了他們獨有的政治經濟情報綜合體的地位,把這二個站收入情報局的體係下完全是妄想――執委會和元老院都不會同意。如果自己直接去要求這些歸我們,那些歸我們,對外情報局這個新出爐的衙門隻會碰一鼻子灰。

    對外情報局聽著名字很顯赫,實際上是個地地道道的皮包公司,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是不會有人買賬的。。

    “我們必須依賴駐外站的組織、關係和工作。”江山說,“當然,我們可以另起爐灶,重新派遣不那麽引人注目的情報人員到大陸上去。但是――”

    “但是執委會不會批準,對嗎?”王鼎說,“您和我一樣清楚執委會的意思,他們是不喜歡浪費的。每個元老都是一個知識和技能的寶庫,就是所謂的廢柴宅男也一樣。至於派出土著情報員,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到底有多少人可派了。”

    江山想,情報係統到底有多少底子他一點概念也沒有,隻有等移交的材料全部到位看過之後再說了。

    當天兩個人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把移交來的材料全部看了一遍,從各部門移交過來的材料五花八門,幸好數量還不算太多,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從政保總局移送來得原來敵工部的材料。過去少量的情報工作大多由政保總署敵工部操作。

    “林佰光在瓊州搞了有個據點――這大概算是純正的情報站了。”江山說。

    林佰光在瓊州的站點萬豐米行不但有五名土著情報員,還他還發展了一個以馬本元為首的當地情報網,同時在協助甲子煤礦生產外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堪稱成績斐然。

    甚至米行的經營狀況也不錯,根據他遞送上來的財物報表,萬豐糧行的盈利已經足以維持情報站本身的運轉,甚至還能有少量的盈餘。

    “林佰光要是願意回來任職的話,當第三處的處長是綽綽有餘。”江山評論道。

    王鼎想要是他願意回來認知的話還輪得到你當對外情報局局長麽?不過這話他不沒說出來。他說:“還有雷州的鄒和尚廟,也是個專業情報站。”諶天雄當初就特別要求把這個廟重修之後作為情報站。他現在雷州的活動就基本上是以這個地方為據點的。

    “我覺得我們應該把大家召回來,召開一次工作會議。”江山沉吟著說,“也包括廣州和雷州的代表,這首先是尊重他們表示,其次以後我們要和這些地方協調的地方很多,不當麵談清楚怕是會有問題。”

    “嗯,其實某些位置你可以給派遣人員留著――不一定要他們回來任職――郭逸就可以當第一處的處長,至於林佰光完全可以當第三處的處長,用不著非在臨高的元老中選拔……”

    “你這是封官許願。”江山開玩笑的說,“當了處長,他們就想不認真也不行,對吧?”

    “是的,縣官不如現管麽!自己職分上的的事情總是要上心一點。再說很多工作是第一線的人更了解,突擊提幾個看間諜小說的人當處長有什麽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能服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