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二十六節 貿易協定(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洛由在本時空的土著當中算是很有見識的了,說起幾次下南洋去印度的事情,眾人聽得都很仔細,還不時有人發問。隻是當李洛由提起澳洲的時候,在座的幾位元老的麵孔就不怎麽活絡了。

    除了一本被俘手冊上有點說明之外,誰也不知道澳洲這片所謂的“故土”到底是什麽摸樣。是按照21世紀的摸樣還是按照19世紀?

    李洛由見他們麵色猶豫,似有難言之隱,愈發坐定了流言:這夥澳洲人是在母國宮闈鬥爭失敗,迫不得已駕著鐵船逃命來到大明的。

    又聽聞來臨高的澳洲人多半是單身一人,而且又多是年輕男子來看,很可能是這夥人的父輩謀反失敗,行將覆滅之時,將他們送往海外避難另謀他就。之所以來到大明,大約是因為“同文同種”的緣故――外麵早就在傳說,澳洲人是崖山宋人的後裔。

    想到這裏便提醒自己不要再多問澳洲的事情,免得他們難堪,更要避免勾起他們的傷心事來。不過既然這許多男子都是單身前來,就有成家立業的需求。李洛由不怎麽相信澳洲人為女人起來鬧事的傳聞,在他看來澳洲人如果隻是為了找個女人暖床洗衣做飯,無論是用錢買還是用刀槍逼迫都不難做到。

    所謂澳洲人缺女人,不過是缺少能配得上他們地位的女人吧。李洛由想,這些澳洲人中必然有不少是原本澳洲國內高官顯宦的子弟,即使對妾侍大約也有很高的要求。到得臨高這麽個窮鄉僻壤,一般鄉下小地主的女兒如何看得上眼。

    想到這裏,他已經在盤算著在這方麵如何投其所好了。

    飯罷,劉三請他們移步到休息室。這休息室和宴飲之處差不多,一樣的高大敞亮,上掛著水晶玻璃吊燈。四周牆壁上懸掛著大幅的畫作――說是山水花鳥不是山水花鳥,說西洋人的油畫又不似油畫。似乎二者兼而有之。畫得不是山川大河便是傲雪鬆梅。當中正對屏風的一幅氣象萬千;雲山霧罩的群山中奔騰著一條大江,滾滾入海,海上一輪紅日剛剛升起,霞光萬丈,霞光的中心卻是一條船,仔細看來,就是澳洲人的那條大鐵船。畫上橫著題著四個墨筆大字:“錦繡山河”。

    這畫的氣魄好大!李洛由猛然警覺。

    青磚的地麵上鋪設著大幅的波斯地毯,這地毯李洛由看了一眼就覺得心疼,這是最高級的波斯貨,買賣的時候不是論幅而是輪尺寸計價的。現在肮髒不堪不說,上麵還有許多星星點點的燒焦的痕跡,

    至於座椅,不知道是從哪裏掠來得。不但不成套係,而且擺得很奇怪。擺設成了半圓形的模樣。桌椅背後,是一架雕工精美的十三扇紫檀木螺鈿金銀絲鑲嵌屏風,尺寸很大。照理說這樣大尺寸的屏風要放在更高大的廳堂裏才像樣。放在澳洲人這樣的房間裏有硬塞進來的感覺。

    其實這屋子是獨孤求婚當初仿照中南海紫光閣的布局布置的,隻是商館大樓的房間根本不合適如此布局,才搞出這麽一個奇怪的模樣。雖然是按照國賓館來布置,當初卻沒什麽“國賓”,東門市管理所的一幹人便經常拿這個房間當休息室兼吸煙室,一條上好的波斯地毯就被荼毒的不成樣子了。

    每張椅子上都插著張名簽,眾人各位名簽落座,少了敘位推辭的一番繁文縟節。

    落座稍定,女仆們送上細瓷咖啡具,這是蕭白朗督燒得高級骨瓷,招募來的佛山瓷器工人用按照他給出的工藝流程,選用上好的高嶺土篩選過,再加上骨灰,最後用煤氣窯以極高的溫度燒出來。造型和紋樣都是模仿按照現代時空,造出來倒也毫厘不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