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三百一十一節 新得當官機會(1/3)

    三亞特區的軍事委員會體製類似於“常委”製度。不過委員會的權限隻限於軍事行動。王洛賓在三亞的施政方案並不需要其他四名委員的批準。

    三亞地區的駐軍,隻許在榆林港周邊進行活動,以執行本地衛戍和治安任務為主。其管轄範圍,以田獨鎮為中心,向北到大茅,向南到榆林鹿回頭半島,向東到大安嶺,向西到三亞灣東端沿岸,大致是整個榆林港周邊地區。

    在這個地區之內,軍事委員會有權授權陸海軍進行無限製軍事行動,包括對當地村寨、駐軍的“肅清”行動。

    王洛賓作為三亞特區的最高長官,享有和湯夢龍類似的總督權力。對屬下所有穿越者幹部享有行政任免權,但是這一任免權對陸海軍駐軍首腦、田獨礦務局局長和建設總指揮這些三亞特區軍事委員會的成員無效――他們由執委會直接任免。

    隻有軍事委員會全體成員在必要的時候,投票達到四比一讚成的情況下,才有權解除這四個人之一的領導權。不過此種解除指揮權視為嚴重事件。事後所有成員均要被解職召回臨高接受聽證會調查。

    大區區長不受此限製,即使軍事委員會其他成員開會達成四比一也無權解除他的職位,任何企圖解除權力的行為均視為“叛亂”。m.X520xs.Com

    設計采用這套方案是為了嚐試未來的地方政府的製約製度:即避免駐軍蛻變為“關東軍”一樣地方上獨斷專行,飛揚跋扈的軍事集團,又避免地方政府反過來控製駐軍形成有糧有槍的半獨立勢力。執委會的大佬們顯然不希望在三亞形成一個副權力中心――或者更糟,一個新得穿越集團。

    至於這五大高級行政官員下麵的各部門首長由各委員會推薦任命。再下麵的公職人員,將盡量任用軍政學校中培訓的土著人員擔任。以觀察其獨立行政能力,對下一步的幹部培訓方案做出調整。

    執委會正在就人事這個工作中的關鍵問題緊鑼密鼓的開會,討論著三亞特區的各部門的設置和幹部配置的時候,廣大穿越群眾也在積極的活動中。

    開發三亞,建立三亞特區的執委會會議公報已經出了二十多期了,每期公報都包含會議上的“可公開內容”,其目的主要是用來征求建議。有心的群眾已經發現,到目前為止,公報還沒有涉及到派遣幹部的具體人選上。

    毫無疑問,三亞一開發,整套班子搭建起來,五百眾裏又有若幹人會升職當官了。這對在前一階段的機構擴充中沒有撈到一官半職,繼續處在無帽子首長地位的普通穿越群眾來說是個絕好的擲升官圖的機會。而且風傳這次去三亞的幹部比照去瓊山的例子,全部給配生活秘書。這讓極有上進心的同誌們立刻產生了很大的遐想。有人便積極行動起來準備爭取這些空缺的職位了。

    於是執委會關於三亞開發項目的討論組裏,各種各樣的意見和建議充斥著。高明一些的,以自己的專長和技能作為切入點,痛陳在三亞特區設立相關部門或者企業的重要性,引經據典的撰寫可行性報告。這樣的人大多掌握一定專業技能,而且比自己高明的已經在前幾輪已經被選拔上領導崗位了,再設置這類職位就非自己的莫屬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