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二百六十三節 秋賦(二十八)(1/3)

    他接著解釋了糧行代理縣庫的好處。,第一是賬目清楚,免去了庫吏監守自盜、亂設賬簿的問題。庫吏算是“公職人員”,還拉幫結夥,縣令就算想處置也會投鼠忌器。給糧行代理,雙方就是純粹的商業往來,一是一,二是二,不需要顧忌太多。第二、收支分開,財務支出清晰明了,不容易被胥吏把持。而且糧行憑縣令手條支付款項,旁人難以侵占;第三糧行代收的話,許多在繳糧繳稅的時候的糧庫的種種弊端也可以革除,屬於便民利民之舉。

    征糧要收耗米,但是耗米之外,在繳糧的時候還有種種的花樣,這就是糧庫裏的好處了。糧庫裏上到庫房書吏,下到倉鬥級、簽子手,都要從中撈取好處。最簡單的是受兌時,挑剔米色。米色好壞,僅憑目視,並無標準,這樣就可以挑剔了,若是沒有額外的好處孝敬,不是說米色太雜,就是不夠幹燥,不肯受兌。

    糧戶繳不上糧,就隻能在縣裏白白等待,日子一久,廢時失業,還要貼上開銷。所以糧戶們隻能乖乖就範。

    “……就拿秋糧來說,糧戶們直接把糧食繳到糧行。免去了糧庫胥吏的各種盤剝,就這個,不是老爺您極得民心的一件好事麽?”

    “難道你們代收,就不會鬧這一出麽?難道你們澳洲人個個都聖賢不成?就算你們個個是聖人,也難保手下人有這樣的事情。”吳明晉變得很亢奮,這幾天的事情大大的刺激了他的自尊心。身為地方官“守土有責”的責任心忽然大爆發起來了。

    “吳老爺做地方官久了,這上麵的弊端自然是見得多了。”嚴茗不慌不忙的說,“聖人二字我等是當不起的。不過,我們在本縣的作為如何恐怕全縣上下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用發誓保證之類,事實勝於雄辯。”

    吳明晉不懂什麽叫“獅屎勝於熊便”,但是穿越集團在臨高一年間的確可算是言必信,行必果,對百姓秋毫無犯,平買平賣。召集士紳大戶開戶攤派“合理負擔”也是幹幹淨淨。從無辦事人員乘機勒索的事情。這些事跡吳明晉平日裏看到的聽到了不少,知道他所言不虛,一時間倒無可辯駁。

    嚴茗見他無話可說,便把具體的做法和他一一說明。具體來說。縣裏不再管理糧庫,糧庫的胥吏隻保留一二人,隻負責賬目的登記造冊,具體保管、收進、發送都由德隆負責。

    糧戶們來繳的稅賦,直接繳到德隆糧行的櫃上。縣衙的戶房派人直接在德隆坐櫃當場發給糧串。

    收到的稅賦,不論是糧食還是銀錢,都存入了縣衙在德隆開設的一個對公戶頭。以後縣裏凡是需要支款支糧的時候,直接開一張支票就可以到德隆來支取了。

    德隆還會給縣衙一定的信用額度,在一定範圍內即使賬戶沒有錢糧也可以暫墊付,事後歸還,到時候支付德隆的掛牌利息就好――利息從優。

    除了縣衙開一個總得賬戶之外,縣裏的各部門也可以開賬戶――隻要縣令老爺批準,象縣學現在在德隆就有一個專門的賬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