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二百五十九節 秋賦(二十四)(1/3)

    “這事容易,隻是照例要與王師爺接頭才行。”吳亞道。

    快班的班頭和戶房書辦都是縣裏極有油水的差使,要補差是要花大錢的。以臨高的缺份來說,要補戶房書辦這個位置得要二百兩銀子。快班班頭也須有一定的孝敬才能上任。這筆好處是由縣令吃進的。當然,平日裏這種事情不常有。

    “此事我自然會和王師爺接洽。”熊卜佑道。心裏對這層出不窮的陋規很是反感。一個偏遠落後的邊鄙小縣,這套東西一個不少。

    不過,眼下縣衙的牌子還得留著,這個規矩照辦即可。幾百兩銀子對穿越集團來說不在話下。

    “隻是貴眾處置了陳明剛還有他的一群手下,今年的秋賦如何才好?”吳亞表示憂慮。

    “不必擔心,這點糧食對我們來說還不是手到擒來。”熊卜佑包拍胸脯,其實鄔德到底怎麽辦,他自己也不知道。也不怎麽關心――反正總是有辦法的。

    “為今之計,是叫周七盡快吧陳明剛的攤子接下來。”吳亞說,“已經征了多少?給了多少糧串,倉裏又收進了多少,這都是千頭萬緒的事情。周七固然是熟手,陳明剛的手下也得留幾個才行……”

    “多謝吳讚府指點了。”熊卜佑這次要坐鎮縣衙完成接管縣衙的工作,所以並不急於辭出去,而是和這兩位聊起家常來。其實這二位的家庭狀況,他早就一清二楚,現在純粹是拉攏感情,順便也摸摸縣衙裏的底細。

    中午的午飯,是由婦女合作社酒樓提供得,辦得甚是精美。又有美酒。幾個人相談甚歡。吳亞和孫瑞伍都是原地踏步十幾年的小官,對升官的事情已經絕望,視當官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已。比起吳明晉來說顧慮要少得多,說話也放得開。

    聊起縣衙裏的三班六房,二人也是一肚子的火。臨高一直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不但地方豪強極其強橫,胥吏們更是盤根錯節,把持縣政,根本不把當官的看在眼裏。吳明晉這個正堂還好些。象吳亞、孫瑞伍這樣的佐官,有很多事情倒是要求著他們去辦才成。好處,自然也是給多少收多少,不敢計較。

    “我們這種當官的,真是當了‘瘟官’。”吳亞一肚子牢騷。“前前後後當了五六個縣的典史、主簿――都是些‘遠州惡軍’,近二十年才混到個縣丞,還被派到這個地方來,做了一任不算,又做第二任!就算調了,也不知道去哪裏犄角旮旯去當個小官!”

    孫瑞伍也是唉聲歎氣。熊卜佑一邊說著應酬話,一邊在心裏打著主意,這兩個小官雖然在統治階層裏,但是明顯對現實不滿。他們長期在地方上任職,地方行政經驗豐富。對官場的規矩也所知甚多,倒是可以拉攏利用的對象。情報委員會目前給所有的部門發了通告,要他們在平時工作的時候注意有沒有可供發展的對象。

    當下對他們大力敷衍,很是說了一些替二人抱打不平的話。兩人雖然知道這不過是場麵上的客套話,但是聽到平日裏幾乎是“無所不能”的澳洲人稱讚自己,心裏還是舒服了許多,大有相知相遇之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