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二百二十七節 密碼(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個很難啊,我對中國古代的密碼一無所知……”張興培躊躇了一下,“古人應該不會用太複雜的密碼,但是不知道裏麵的體係就不大容易著手。”

    “原理應該一樣吧?”

    “這不好說。”張興培說,“中國的是八百個常用字,西方人的體係就是幾十個字母――要從編碼的角度來說,字母顯然比方塊字要容易的多。”

    中國和西方在文字上的巨大差異,造成在秘密傳送資料上的概念完全不同。中國古代更多的是使用切口和隱語。這種切口隱語張興培略有所知,基本上是口口相傳,和密碼根本不是一碼事。

    “趕快打電話給羅鐸,叫他查中國古代密碼資料!”

    “現在是半夜裏,半夜打擾人家沒公德啊――”張興培對自己深夜被召見已經很不滿了,借題發揮。

    “放心好了,這兩腳書櫥肯定在社工部辦公室裏。”林佰光對公德顯然不感興趣,而且他對羅鐸的習慣很熟悉――此人的最大愛好就是搞資料,越到晚上他精神越好。

    但是被叫來的羅鐸也不能提供更多的料了――現在是半夜,他沒法上大圖書館的計算機中心去檢索,根據他有限的記憶,張興培大體知道中國古代的軍事密碼主要是兩種:一種是是類似江湖“切口”的“隱語”,不過這隱語到底是如何使用的,現在已經查考不清了。

    還有一種則是所謂的“字驗”。即把軍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編成四十個項目,如:“請弓”、“請箭”、“請進軍”、“請援兵”等等。然後聯絡雙方約定用一首沒有重複字的五言律詩作為“字驗”,寫屬性的時候,將要報告的事情的項目編號,對應該首詩詞裏的第幾字,然後在書信中的某字旁加一極好就可以。這樣就算書信落入敵軍之手,對方也知道這個辦法,隻要項目編號的底冊沒有泄露出來,就算知道是哪一首詩詞也沒有用處。

    “……但是這種法子主要是用在聯絡上,如果苟二自用的隻是防止泄密的,是不是這種就難說了。”

    “實際上就是以字代意了,有意思,有意思。”張興培陷入了深思。

    接著羅鐸又開始介紹一種戚繼光發明的建立在反切讀音基礎上的密碼――這種密碼已經很類似現代密碼了,不過就他說得複雜程度來看,大家不覺得苟二會使用這麽複雜的體係。實際上這種密碼隻是很短暫的在戚家軍中使用過,並沒有推廣流傳開。

    張興培拿了支筆,把這本賬冊全部抄寫了下來,現在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這些不知所以然的三字詞都是指代的人名,他拿這這抄本仔細的看著,幾分鍾之後,他就發現了一個突破口。

    “我有點數目了。”張興培指著上麵的詞,“這是一個簡單的替換法,也就是所謂的凱撒密碼。”

    “苟二什麽時候知道凱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