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六十七節 小額貸款(1/3)

    “差別可大了。”吳南海解釋說,地主其實有很多種,我們熟悉的地主,多半是以佃種模式進行剝削的地主――這部分地主直接把土地分割成小塊給佃戶。按照中國傳統的地主-佃戶關係,土地一旦出佃,種什麽,怎麽種都是佃戶的事情,隻要佃戶能交租,地主便無權幹涉佃農的生產活動。甚至有時候連更換佃戶的權力都會喪失。所以他們對改進農業技術是毫不關心的,主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對付佃戶,要他們準時足量的交租上了。m.X520xs.Com

    “相比之下,經營地主有點現代農業資本家的味道了。他們雇用長工短工勞作,支付工資報酬。有的自己甚至還是佃戶,所以對通過土地獲得高額利潤有強烈的需求――因為不能簡單的提高租子的方式來獲取利潤,就得向土地要更多的出產――他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更旺盛。”

    “佃戶?既然是佃戶怎麽還是地主。”

    “嗬嗬,你不知道土改的時候還有個詞匯就佃富農吧。其實這種人叫他地主是不合適的。他們是專業的土地經營者,一般是擁有大量資金或者專門的技術,向擁有地主直接佃種大麵積的土地,通過種植附加值高的經濟作物獲利。”

    “是這樣啊。”萬裏輝點點頭,有些慚愧,“我還是農民出身呢――”

    “嗬嗬,你出身的農村社會早就不是這樣的社會了。”吳南海說,“這個時空的廣東、福建、江浙地區,正是經營型地主崛起的時代,不過他們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單純的種糧為主的經營型地主不多見。我們要扶持的就是他們。”

    “經營性地主是很資本主義化的,”葉雨茗說,“是本時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吧。”

    “所以我們的農業政策是:扶持經營地主,保護自耕農,排擠租佃地主,逐步使其他們消亡或者轉化為經營地主。”

    “佃戶呢?消滅了租佃地主,佃戶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間,執委會又不打算搞土改,這部分人的土地怎麽解決?租佃製下他們起碼還有活路,把租佃地主都搞沒了,他們不就連口苦飯都吃不到了嗎?”

    “臨高荒地多,發種子、耕牛,幫助他們開荒,組織他們修水利……”

    鄔徳直接反對:“這樣花了大力氣下來隻不過製造出了一批新的臨高小自耕農而已,我們並不需要在這裏擴大自耕農基層――對我們沒用。”

    “這樣不錯啊,小自耕農在保衛自己的土地和家園的時候會很拚命的。”

    “工人階級同樣會很拚命,而且工人階級一無所有,不會想著春天要回去播種,秋天要去收割。”鄔徳開玩笑的說,“好吧,實際上在保衛家園上並不一定老百姓非得有五十畝地可以種――隻要這個社會對你來說是富足、穩定和幸福的就好。”

    “至於消化多餘勞動力,解決的辦法很多,最簡單是由工業來解決。”鄔徳繼續說,“然後是農業本身,我們不需要農民,需要的是農業工人。除了少數作物之外,其他作物都在大麵積的土地上進行集約化種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