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五十八節 天地會(1/3)

    “從越南和東南亞抓馬來土人來怎麽樣?距離近。”

    “成本不核算。”王洛賓不以為然,“除非有現成的奴隸貿易供貨商,否則抓捕運輸奴隸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借鑒下曆史上的奴隸貿易好了,英國人用船運奴隸到古巴和牙買加,用奴隸換回糖。我們也可以這麽辦,讓英國人當奴隸販子――反正他們幹這個也很在行――我們用雷州的糖來換取奴隸。”

    “難道要讓英國人引進黑叔叔――”

    眼見話開始越說越沒邊了。鄔徳敲了敲桌子:“現實點!還是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死亡率。”鄔徳提醒大家,“不管是勞工還是奴隸,死亡率太高了對士氣不利。最後不免會造成逃亡和暴動。到時候我們又得派軍隊來壓製――這不成了惡性循環嗎?”

    “加緊招募人口。”文徳嗣對鄔徳說,“把移民的速度增加一二倍有困難嗎?”

    “有,糧食。”鄔徳還沒說話,吳南海毫不猶豫插了進來,“我們從臨高本地征收的糧食和繳獲的糧食即將見底,現在是在靠雷州和越南之間的的貿易運來的越南大米。”

    “不是有雜交水稻……”

    “你以為雜交水稻是魔法棒?”吳南海對農業問題早就有一肚子的火了,“我一點就是成噸的稻子了?農田水利呢?抽水機呢?化肥呢?這些事情我可在會議上提過無數次了!”

    大約是因為性格隨和,不願與人相爭,吳南海的農委會在爭取資源方麵一直落在後麵。雖然執委會還算知道以農為本的概念,對農業投入不算小,特別是農莊的基礎設施,算是頭一份了。但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個道理在這裏也一樣適用。由於農業委員會的投入總是非常的巨大,執委會有意無意的要在農委會的項目上打個八折。

    開發田獨,就勢必要暴人口。要暴人口,就得在農業上必需加大投入,使得在十月能儲備到足夠的糧食。

    “現在我的水稻種子還沒有全部下去,高產田太少了。”吳南海抱怨道。目前完成了土壤和水利改造的高產田才合到二百標準畝――吳南海用現代的標準畝,也即667平方米的畝製取代了本地花色繁多的畝製。

    “水稻種子可是有保質期,”吳南海提醒他們,“而且它的特性並不能遺傳,如果今年不能全部播種下去,明年除了做米飯之外就沒任何用處了。”

    於是執委會決定在兩個方向增加物資投放:農業和造船。前者為移民暴人口做準備,後者為了大規模的運輸。

    吳南海回到農莊,趕緊把農業部的人都給召集起來。商討如何開展農業***的方案。

    “要大量暴糧食?”法石祿吃了一驚,“這又不是打遊戲,怎麽暴?”

    “就是這麽個意思。”吳南海把會議精神傳達了一遍,“一、要準備足夠的儲備糧,為供養更多的非農人口作準備;二、增加蛋白質供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