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五十五節 海關(1/3)

    “這不是潤世堂的貨物嗎?”馬甲問。

    “是衛生部的貨物,潤世堂現在是衛生部的聯營企業了。”劉三理直氣壯的說,“這樣事關人民健康的,群眾福祉的貨物,還要收稅?”

    “沒聽說過。”馬甲搖頭,季安也搖頭。衛生部和潤世堂聯營的事情,雖然已經得到執委會的批準,還得到了外交商務委員會的備案,但是還沒有正式行文到各機關。海關自然也不知道。

    “你打電話到外商委吧,我們備過案的。”

    電話打過去,備案被證實了。不過雙方就合營企業是否具有全部免稅的問題起了爭論。執委會迄今沒有就此做過專門的說明。不過,婦女合作社屬下的各家企業目前都是繳納營業稅和所得稅的。馬甲認為,據此例子可以認為:執委會對包含有私人股份的企業是不免稅的。潤世堂有土著的一半股權,自然應該繳納進口稅。

    劉三當然不肯,提出雖然貨物有一半所有權和盈利是屬於楊世祥的,但是本質上,潤世堂是專門為穿越集團提供服務的,對其課稅,會影響商人們的經營熱情。

    季安則是第三種看法,他覺得既然潤世堂是和穿越集團聯營的企業,一般的藥材又是為了保證大眾健康的,所以無需課稅。但是人參鹿茸這樣純粹的補藥,奢侈品應該堅決之行高稅率政策。建議對這部分征收較為高的稅率。

    三個人三種看法,一度還爭論的麵紅耳赤,幸虧楊世祥去找工人監督卸貨了,沒有親眼目睹這番爭執。

    最後,一番交涉之後,在執委會的協調下,決定還是以優待客商為主,免收全部關稅,滿船的藥材順利的入關。不過根據馬甲的堅持,貨主必須自付裝卸費――穿越集團的的碼頭工人,服務私人要收費的。

    馬甲雖然簽字放關,但是對劉三的行為頗為警惕。最近穿越集團慢慢的出現了一些歪風邪氣,從海軍私辦俱樂部,陸軍馬上跟進開始,各個部門都在搞自己的小九九。這所謂的聯營,不會是衛生部的創收用“三產”吧?

    楊世祥倒是毫不在意――本來他就沒覺得自己付裝卸費有什麽不妥。

    貨物卸下,他叫個小廝去打聽下,附近可有腳夫可用。劉三道:

    “不必這麽麻煩,中午有牛車去百仞城,到了百仞城,運哪裏都方便。”

    為了便於貨物運送,在軌道交通還沒正是接駁兩地之前,交通部門在百仞城-博鋪之間開通了牛車貨運業務。這項業務是大批從昌化堡運來的牛引發的。崔雲紅等人在黎區搞來的五十多頭牛正在分批運回臨高。

    比起嬌氣又數量不足的馬,牛可算是吃苦耐勞了,而且貴在數量眾多。很快車輛廠的四輪貨運馬車就改裝了下結構,變成了由兩頭牛牽引的四輪貨運牛車。這種走起來晃悠悠,但是載貨很多的牛車立刻成了公路運輸的主力,要不是車輪的問題始終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牛車的數字還能進一步增加。

    藥材被運到了臨高縣城裏。他原本打算是把藥材運到製藥廠去――現成的場地和設備,用水用電方便不說,還有不少現代的藥材加工設備可用。當然,原來的中藥車間比較小,生產規模不夠,不過擴建一下也非難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