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三十六節 佛山之行(二)(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種作法,對一些有較大資金流動的商號來說是極有吸引力的,特別是要在廣州進貨的商號,免去了他們派人帶著大量現銀旅行所帶來的危險性。

    劉三有幸成為穿越集團裏的徳隆銀行匯票的第一個使用者。

    第二天一早,劉三在博鋪匯合了同去考察的工能委代表黃天宇,此人也穿著明人的衣服,還裝了一個假發髻,戴著紗巾。隻是看起來很別扭,一點也不自然。

    派來伺候他們的是兩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很難想象這兩個小孩子居然是未來的情報人員。其中的一個卻是高弟。

    高弟在廣州組織的以高家下人的孩子為主要成員的情報網,隨著廣州的局麵愈來愈大,作用越來越小了。他的優勢即熟悉高舉家的下人、對濠畔街道環境熟悉這些,已經慢慢不複存在。高弟的活動過於活躍,使得高舉和其他一些人對他有了戒備之心,情報網效果愈來愈差。

    這時候郭逸自己搞得情報體係逐漸成型,從情報工作的角度來說,高弟的價值已經不大了。郭逸覺得高弟雖然聰明伶俐,辦事也還算可靠,但是畢竟沒受過穿越集團的洗腦教育,專業水平也低。他這樣土生土長,手下又有一幫小弟兄的人,如果繼續放任他在廣州活動,以後的局麵很難預料。

    加上他那一直不怎麽靠得住的老爹。郭逸幹脆匯報執委會:把這家人全部遷徙到了臨高,夫婦倆安置到了百仞公社裏幹活,高露潔分給了王洛賓當“秘書”。高弟在參加完掃盲教育之後,就加入了情報工作學習班,成了一名學員。

    楊世祥也帶了兩個家人來了,劉三給他介紹了身邊的黃天宇,說是自己的一個朋友,是做陶瓷買賣的,這次也去佛山,想順路一起搭個伴。說路上人多些,不但熱鬧而且比較安全。楊世祥欣然同意。

    一行人上了廣丁號。高廣船行的船隻都是貨船,沒有什麽客艙之類,搭船的旅客就在甲板下麵的貨艙裏打上地鋪。空氣即渾濁由憋悶,還得顧忌到身邊的貨包。楊世祥是出門出慣的人,倒也不以為苦。反而劉三和黃天宇覺得有些吃不消。

    一路無事,楊世祥便和劉三談起了這藥鋪買賣裏的許多門檻。

    中藥這個行當,過去是極賺錢的。中藥的種類雖多,但是除了少數珍稀的藥材之外,大多數都是論斤買入的粗貨,經過藥鋪炮製再銷售,就是論兩計毫的。其中的毛利率極大。一般的飲片,毛利率不會低於60%,人參、鹿茸這些滋補藥物,越貴越賺錢,毛利在200%以上。所以藥鋪這個買賣,除非是經營不善,否則很容易發家致富。

    但是經營藥鋪對本金的需求很大,出於吃本重的行業。一家藥鋪,常備的藥材總在八百到一千之種間,備貨的種類主要是根據《本草綱目》――這本書此時已經很流行了――再小的生藥鋪,預備三百種以上的常用藥也是必須的。

    藥材采購之後,要根據要求進行不同的炮製,耗費大量的人工。有的藥材當年不能使用,必須存上一段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藥鋪不比其他行業,缺幾樣貨色無關緊要,最講究藥材齊全,所以有些實力的藥鋪要去藥市直接進貨,一進就要把幾百個常用品種夠用一二年的貨色進全。大藥鋪還專設有極大的庫房,專門儲存各種藥材,有的甚至要儲存夠用幾年的貨色。大批的藥材庫存占用大量的資金,所以即使開家小藥鋪,本錢也得有個二三百兩才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