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六十八節 甜港風雲--廣州(1/4)

    馬千矚問:“布點是不是太多了?這要投多少人力下去!”

    “不多,”嚴茗說,“我們的計劃是盡量用當地的土著,派遣一二個人活動就可以。隻以商人的麵目出現。”

    當然,深入大明的腹心去布點要大量的本錢去運轉,眼下穿越眾還沒這個實力。所以眼下的規劃,是在廣州開設一家銀行。

    “新事物大家一般不大容易接受,”嚴茗闡述著思路,“一開始可以直接放在廣州站係統下,先通過紫珍齋吸收存款――這家已經有了比較高的信用,拉存款會容易些。估計用不了多久,紫誠記也能吸收存款了。這兩家吸收的存款,就歸在廣州銀行裏調配使用。廣州站屬下的各家商戶的財務來往,資金進出以後也統一由銀行來辦理。慢慢的把信用做起來。”

    這麽一來,等於是把廣州站的財務權收回了。執委會眾人自然清楚其中的好處。廣州的紫氏集團生意越來越好,業務範圍日漸擴大,當地有來往商戶的愈來愈多了。財務上的各種問題非常突出。首先是廣州站用款隻是填寫用款單,登記一下支出用途,就直接從廣州的賬目上開支了;其次現金完全是自收自支。缺少監督。雖然有每季度一次的財務審計,但是也隻是核對下賬目進出而已。至於各種臨時性的費用,根本就無法去核實。

    “缺少監督的權力必然帶來腐敗”,對執委會來說廣州站現在就是一個缺少監督的大型國企。過去局麵小,有點進出也是無所謂的,但是現在局麵越做越大,這方麵就得多多留心了。如果廣州站的四個人聯合起來搗鬼,臨高的財金委員會是很難察覺的。

    聯想到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外派機構,廣州站現在隻是一個地方,將來地方多了,豈不是頭緒越來越亂。而且在侵吞公款方麵一旦形成了利益鏈,清理起來就會複雜萬分,萬一有人再來活動執委會,或者廣大群眾中用利誘買選票什麽的……真是想起來都能讓執委會的諸公睡不著覺。

    現在既然設立了這麽一家銀行,所有下屬企業和往來企業就必須在銀行開設對公賬戶,各種專項資金也可以單獨設賬戶,每筆資金流動都要過賬記錄,避免了大鍋飯一鍋燴的弊病。

    這樣一想,辦銀行的確有許多好處,不說匯兌之類的事情,起碼在內部的控製力上就有所提高了。

    “這樣會不會造成對企業的製肘太多?負責人未免會縮手縮腳。”

    “不會的。”程棟解釋說,建立銀行,要求一切往來過賬隻是健全財務製度的一部分,和誰用錢,用多少錢是無關的,更不涉及到幹涉具體經營。

    “企業的財務權依然是自主的。這點不會改動。”程棟說。

    “這麽說來,其實臨高也該辦個支行。”

    “臨高現在有德隆糧行在辦理,再分一塊出了兼營就是了。包括現在設立的各家企業和機構,都要逐步的建立起財務製度來,開設對公賬戶,爭取在年內完成財務工作全麵票據化、製度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