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五十五節 甜港風雲--對策(1/4)

    “說到糖蜜的利用,其實做酒精有點浪費,完全可以釀酒。徐聞這裏不少酒坊都用這個。”

    北煒說:“我隊裏的薛子良,他會做很多洋酒。上次他就和我提過,甘蔗廠的糖蜜能用來做朗姆酒――”

    “這個好,”文同趕緊說,“朗姆酒的經濟效益可比酒精大多了。”

    北煒卻不這麽看:“酒精是不是在工業上更有用?”

    “是的,但是酒精隻要含糖含澱粉的東西都能做,朗姆酒可非得糖蜜才行啊。”文同說,“我倒也想過糖蜜做酒的事情,可是也不知道怎麽著手,你要有技術人員可就太好了。”

    北煒說:“那我回去之後就把他派來。”

    常師德笑道:“朗姆酒這玩意一出來,返銷歐洲不成問題。和他們扯蛋的時候聽過,古巴和巴達維亞當年都是朗姆酒的主要出口地呢。”

    “糖蜜做了朗姆酒之後省下來的東西還能繼續提煉其他副產品的。”文同說,“怎麽也比單獨做酒精好。”

    於是在徐聞籌建朗姆酒廠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畢竟把糖蜜運到臨高去處理實在太不方便了。

    晚上文同起草了給執委會的報告,申請運來一台蒸餾器,同時暫時借調薛子良來華南糖廠指導工作。

    在興致勃勃的談甘蔗副產品利用的幾個人都沒有意識到華南糖廠的投產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巨大,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超越了穿越集團在臨高搞得種種建設。這是一家完完全全向大明的普通百姓開放的工廠,機械化、產業化的大規模生產所帶來的便捷、高效和廉價,給所有接觸這家工廠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它帶來的後果,也比任何人預期的更快的來到了他們麵前。

    海安街,糖業公會會館――海義堂。

    這座青石砌就門樓,有著濃鬱廣東風情的建築占據了海安街上的顯著位置。海安街以“甜港”出名,而掌握這個“甜港”,幾乎完全壟斷雷州糖外銷的,正是這會館裏的商人,他們絕大多數來自廣東的潮州、廣州地區。街上的二十多家糖行,無一例外。地緣上的親近加上利益的連接,使得這裏的糖商們非常的團結,共同維護著這塊來之不易的江山。

    自從華南糖廠的煙囪冒出滾滾黑煙之後,這些敏感的商人們似乎都聞到了一絲社會即將發生變化的氣味。他們開始不安起來,在茶館,在酒樓,在每一家糖行的櫃房裏,總有著竊竊私語的聲音。

    每個人都覺得該做些什麽,但是誰也不知道該做什麽,就算是抱定了以不變應萬變的人,心裏也有些失落,總覺得該有個人出來肯定下他的這個對策。

    現在,這些糖行的掌櫃、主事們,都聚集在這會館的花廳裏。這座高大敞亮的廳堂,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全雷州府都找不到第二座來。原本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掌櫃們聚集在這裏,喝著名茶,吃著細點,有時還有歌女的淺斟低唱,議論著今年的糖價。許許多多人一年的辛勞和血汗,到底能得到多少回報,就在這樣的聚會上決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