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五十二節 科技就是生產力(1/3)

    “全部都到了。”蕭貴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遞了過來,上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運來貨物的詳細清單。常師德翻看了一下,撥給的物資還真是琳琅滿目,從鍋爐、蒸汽機、水泥、磚瓦到溫度計、PH試紙、試驗器皿……不少他沒想到要申請的東西也列在上麵――想得比他很周到。

    “這船新造的吧。運這樣的大件還挺合適。我原來還擔心蒸汽機和鍋爐怎麽運來呢。”

    “嗬嗬,這是文總最新的設計。”蕭貴笑了起來,“叫什麽――近海淺吃水肥大型平甲板駁船。文總本來打算造全木結構的集裝箱,這算是土集裝箱船的。後來一計算才發覺拿木材做集裝箱根本就不現實――即重又不結實。集裝箱沒成,船倒已經造了,就幹脆造完了。”

    “臨高不是堆了不少集裝箱嗎?”

    “馬督公拿它們當寶貝,連冶金部要拆了回爐煉鋼他都不批。還特意關照要做好防鏽處理。”蕭貴說。

    正說著話,文秀進來稟報,說民工組織好了,因為這次的貨物裏有蒸汽機和鍋爐,對勞動力的需求極大,所以整個華南農場的全部壯丁都出動了,還在附近雇用了二百多人。組成了一支龐大的民工隊伍,帶著無數的杠棒、繩索、滾木之類的搬運器材。文同比較擔心的是鍋爐和蒸汽機,這兩部設備的主體結構得整體搬運才行。

    “開始卸貨吧。”

    從船上下來了一批藍短衣短發藤帽的工人,奇怪的打扮引起了看熱鬧的人一陣議論。這些人背著綠色的包,從船上卸下一根根鐵管、鐵板和一麻袋一麻袋的鐵件,在石駁岸上迅速的用這些東西搭起了一個平台,然後在平台上繼續用鐵管連接起來,安裝上滑輪和鐵鏈,然後在這些工人的指揮下,民工們上來了,有人排著隊拉著鐵鏈,有人抓住了大件貨物上的繩索。有個人爬上了台子,手裏拿著紅綠兩色的小旗幟,於是上百個民工和工人就在哨子有節奏的吹奏下和小旗的揮舞中開始拉動鐵鏈和繩索,甲板上那個龐然大物就這樣顫巍巍的被吊了起來。一群民工在號子的指揮下轉動著吊台,貨物隨著吊杆的轉動,從空中緩慢的平移碼頭上上麵,又緩慢的落在準備好的滾木上。看熱鬧的人群發出一陣驚歎聲。

    運送糖廠的設備到華南糖廠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海安港離徐聞縣城外的華南糖廠所在地南門塘不過十來公裏路,但是道路起伏崎嶇,路麵更是坑窪不平,平常隻能勉強通行牛車。一般的機器物資或是肩挑背抗,或是用牛車運載。大型的設備隻能滾木慢慢的前推。艱苦程度可想而知。為了便於通行,一隊民工專門在前麵負責開路,平整地麵,填埋坑窪。十多公裏路民工們在路上整整走了四天才把大件設備運到糖廠。隨船來的人也悄悄的來到了糖廠,住進了為他們準備的院落。

    這次運來的臥式蒸汽機是墨子二型,雖然馬力上沒有增加,但是比一型在蒸汽利用上的效率更高,工業委員會對墨子二型的表現相當滿意,已經定型決定批量投入製造,這台送來雷州的就是量產型的一號機。

    除了這些設備之外,最稀罕的是許多長條形的箱子,三人工作隊一到就迫不及待的要去查看,箱子上麵都繪製著“易碎”、“小心輕放”的字樣。運來的時候全部用人力肩扛背挑,不用牛車。打開箱子,裏麵用草繩和幹海草填充的結結實實,一層層的打開一看,文同和常師德都對臨高的工業部門發自內心的讚美。

    箱子裏是各種口徑的玻璃管道和陶瓷管道。這些管道將用在有特殊需求的部位上。用來取代比較容易鏽蝕的鑄鐵管。

    “太強大了――”文同簡直說不出話來。

    “沒什麽,熟能生巧。再說這些管道也不光是為了你們造的,化工廠裏要用的地方更多。這批隻能算是試生產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