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十二節 配套設施(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那敢情好。”李赤騎說,“文總,聽說執委會要從歐洲請工匠來?”

    “有這個打算。”文德嗣楞了下,“你有什麽工種要人?”

    “有,有,最好給我找一製輪匠來,要不從廣東給我找一個也行啊。”李赤騎為這事煩惱好久了,木材製輪是一門相當精深的手藝,臨高這地方顯然沒人擅長。繳獲的手推車的輪子製造得非常粗糙,甚至連圓率都不大對。李赤騎等人現在是自己做輪子,雖然質量不錯,但是大概是工藝不得法的緣故,造一個輪子得好幾天,產品也相當差。他們現在出品的車輛不少都用的是從另一個時空帶來的橡膠手推車的輪子。

    “好吧,這個我記得了。”文德嗣說。

    “那最好了,要有足夠的輪子,我就能暴馬車海了。”李赤騎興奮的說,又把他最近新造的幾種馬車的1:2模型拿給他們看。

    李赤騎製作的幾種模型,都是曆史上非常成熟的18~19世紀的貨運馬車。有非常著名的蘇格蘭雙輪車,這種車有長而大的車箱,但是本身非常輕巧,一匹馬就能拉動。雙輪運貨車在短途運輸的時侯車載可達1噸。

    還有一種四輪運貨馬車,雙馬牽引,可運載3~4噸貨物。李赤騎造的模型是林肯式箱式四輪車。它有一個深的矩形車體,四周的邊板向上傾斜著伸出。這種車的結構非常簡單,適合仿製。

    “現在幾條主要公路都在進行露麵硬化,一旦完成之後,用四輪大馬車運輸物資就太方便了!交通史上質的飛躍!”

    四輪馬車是穿越者的超級神器之一。但是無論文德嗣還是馬千矚等人都對四輪馬車沒什麽興趣――在海南島要暴馬車海,首先得暴馬海。沒有馬,什麽都談不上。

    在他們看來,與其搞什麽馬車,不如多搞些輕便好用的手推車來得實用――在海南島上人比馬好找多了,吃得也比馬簡單。

    “你還是多開發點手推車吧。”還是梅晚一開口就道出了真情,“現在哪有馬給你拉車!工地上的工人都在挑擔,效率太低!”

    “是,是,這我沒想到――”

    “行了,時間不早了我們看供水工程吧。”馬千矚毫不客氣的打斷了李赤騎接下來的“俄羅斯式機槍馬車”的設計模型的展示介紹――雖然杜雯很想聽下去。

    下一個重點配套工程是大型供水係統。原本采用的地下集水管係統現在隻能滿足百仞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是飲用水。麵對未來大規模的工業用水顯得力不從心了。

    大規模工業用水的供水的規模遠大於生活用水。文瀾河的河水直接用來澆菜園或者衝洗廁所還行,用做工業用水就不合格了。為此,必須建立一個大型的水廠。

    簡單的大型水處理設施,穿越眾在博鋪就有:采用沉澱池――沙濾水池的方式來淨化水質,可供工廠和一般生活使用。這種方法很簡單。建造一個或者多個防水的磚石池,池內放置60~90cm的沙層,沙層的最下部是礫石,池子底部是一個以磚、石之間構築有縫隙的排水係統用來收集過濾後的清水。將初步沉澱過的河水灌滿池子之後,以很慢的速度從砂石間流過沙層,水中的固體物質主要在滯留在沙子的表麵。這種池子簡單易行,缺點是過濾速度慢得可憐,為了能夠供應足夠的水,就得增加池子的麵積。每隔一段時間,還得清理被汙染的表層沙子,非常耗費勞力。過去博鋪供水需求量較小,這個問題還不突出。大規模的運用對土地和勞力都不富裕的穿越眾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