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一百一十五節 軍裝(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留下候選的實際上還是現代軍服,65式軍裝由於其製作簡單,節省布料而最後中標。為了平息廣大落選者的意見新款軍裝也做了一些形式上的改變,以迎合大眾。

    新款的軍裝被稱為元年式,又稱28式。它和65軍裝一樣,基本上是以中山裝為藍本,使用棉布麵料,包括軍官四個兜,戰士兩個兜的差別也繼承下來,帽子改成了八角帽,這種八角帽比工農紅軍的小八角帽略大,更接近美款,看起來比較時髦。

    領章和帽徽暫時留白,考慮到未來軍事製度勢必會有軍銜,元年式軍服預先做有肩絆,左臂留有臂章位。軍官士兵一律用仿製二戰德軍步兵的布製裹腿,不用再象裹粽子般的拿布條來回纏――直接套上去抽緊就可以,穿脫方便。軍鞋分兩種,作訓用草鞋,和外出、檢閱時的黑色布鞋。

    為便於批量製造,軍服不分陸海款,隻用顏色區分:陸軍穿灰色,海軍穿藍色。當然這藍色不是海軍藍也不是天藍,而是一種發黑的靛藍。好在眼下海軍要求不高,能和陸軍區分開就行。

    考慮到海南的天氣較熱,所以在軍裝中還特意設計了一種夏裝,其實就是短袖軍裝,料子使用麻布,有人提出夏裝可以配發及膝短褲,但那英國殖民軍那醜陋猥瑣的模樣立刻遭到了否決。

    除了軍裝之外,還設計了軍用製式褲衩、汗衫、軍毯和。軍毯不是羊毛的,隻是兩層棉布之間稍微絮入一些棉花,再用網格線釘牢。在海南這個常年氣溫不低於20攝氏度的地方已經足夠了。

    穿越者有的是棉布庫存,不過縫紉機隻有五台,更可悲的是會用縫紉機的女士隻有三名。要她們來做1200套軍裝顯然不現實。馬千矚考慮之後決定采用外發加工的方式派發給公社的婦女製作。她們幾乎人人都會裁剪――古代平民百姓的衣服很少求諸於裁縫的,都是婦女們自己做,所以這手工活是沒難度的。至於不會裁剪現代款式也沒關係,後勤部門已經做好了大批紙樣,隨料分發。隻要依樣畫葫蘆就可以。發料前計委找人首先將各個尺碼、款式的衣服全部試製了一套,一是看服裝試穿效果,二來可以核算出每件衣服、每雙鞋子大致消耗的布料和棉線,以免發得過多或者過少。

    鄔德很快把活計都派了下去,並且製定了驗收標準,不合格的則罰賠償布料。這次的外發加工除了有工分可掙之外,餘下的零頭布也歸加工戶所有,這個措施使得公社婦女的熱情空前高漲,連已經有固定工作的人也在夜裏下班後連夜趕做。鄔德準備乘這次機會發掘一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專門請人培訓學習服裝製作,然後在公社開個服裝廠,乘機把縫紉裁剪設備都接收下來,這可是筆大買賣――除了軍隊,還有未來的學校,各種機關,一旦有大批移民湧入,服裝更是需求旺盛。

    裝具則比較簡單。本縣唯一的皮匠在聽說短毛們正在找皮匠做一大批活計,立馬就帶著老派孩子和全部生產工具來投奔了。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把他駭得說不出話來:1200根皮腰帶。這出手和氣魄,一下就把皮匠給徹底折服了,油然產生了“跟著短毛老爺永遠有飯吃”的樸素觀念。

    武裝帶是用牛皮做仿德式Y帶,在觀摩了魏愛文的複刻版Y帶之後皮匠認為做這個很容易,他全家上陣的話能一天做10條不成問題。Y帶上的金屬扣件則是由機械組用熟鐵直接衝壓出來的,都沒舍得用鋼。不過魏愛文還是用一包煙的代價給自己留了些私活――一小部分是用得是黃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