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六十二節 新的教育(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工作隊隊員對這個教育計劃投入了很大的熱情,課程在安排上突出簡易、實用現階段的主要內容就是識字、計算。

    一般漢語的閱讀至少需要掌握500個基本漢字,所以王洛賓的識字計劃就是以500個基本漢字為基礎的。為了這所學校,他特意返回了一次百仞城,從情報資料組的電腦數據庫裏查詢到了二本合適的教材:1959年版《農村掃盲教材》和1971年版《農村實用數學》,這兩本都是當年為農村教育專門編輯的教材,通俗易懂,針對性強。特別是農村實用數學,不僅有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有計算畝產量、容積計算、簡單的幾何測量等實用性強的內容。

    不過這二本教材裏有許多濃厚時代色彩的字句,比如動輒出現的“偉大領袖***”,還有“在偉大的無產階級*中……”王洛賓連夜謄抄改寫,找到文印室的周洞天要他印刷30套。

    “30套?”周洞天如今也有點吝嗇起來了――他的紙張儲備還沒補充過。而且這是二本書,不是幾頁紙的文件或是對開小報。

    “對,30套,初級教材。越快越好!”

    周洞天翻看了一下稿樣,看到裏麵還有許多插圖,不由得躊躇起來,光這個製圖的工作量就相當大。不過他還是答應盡快拿出成品來。

    不過在教材裏王洛賓又加入了小學語文裏的漢語拚音的教學內容――王洛賓一直認為:簡化字和漢語拚音是新中國能夠普及基本教育的兩大法寶。

    他把這套教材給張興教看,不出所料的遭到了這個中年童生的反對,在張童生看來,這些“俗體字”倒沒什麽驚世駭俗的,但是作為教育他反對把“俗體字”列入教材――“誤人子弟啊。”他評論道。

    王洛賓說這個主要是為了簡化教育,方便兒童的讀寫,再說他們教育這些孩子的目的又不是為了考科舉,吟詩作對,隻要會寫名字、會寫信、看一些簡單的書籍就可以了。

    不過張興教還是覺得挺別扭,其實這些簡化字他差不多全都認識,在他看來簡體字隻能為用,不能為體:“你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是要讓人笑死的,寫出來的文章通篇都是俗體字,別人就算不笑話,我們也愧為人師。”說著他的情緒激動起來,有點要誓死捍衛繁體字的意思。

    那掃盲課本,張興教也很不以為然,在他看來,童蒙教育用千字文、百家姓就足夠了,新編的書是多此一舉。看到那印刷精美的掃盲課本,他大呼可惜――而且把課本裏的許多詞組和句式都批成“不通”。

    王洛賓忍受了張興教一個多小時的挑剔之後,向他提出一次公平競賽:兩人各帶一個班,看誰先學會認字寫字。把個張興教唬得一愣。他又仔細的看了一遍識字課本,半響才說:“你們這套簡化字認、寫都省事,自然是你們占先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