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二百一十一節 王賜(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路雖然好走,王賜的心情卻很沉重。去世的生員不過四十出頭而已。他去吊唁的時候,逝者留下一對孤兒寡母十分可憐。這家的家境很是不堪――原來也不過是靠著開個私塾,收幾個孩子開蒙讀書維持生計而已。縣裏的膏火銀子又是多年發不出來――若是能有錢米貼補,興許他也不會死。

    臨高這裏,本來文氣就弱,這樣又死掉了一個,雖然名額空了,自然會有人考上替補,但是本縣原本讀書人就不多……

    一般來說,古代凡是走上讀書應試道路的人,家裏不會是赤貧的狀態。在農村,起碼也得是個中農以上才行。但是人一讀上書,家裏就失去了一個壯勞力,如果家中人口不多。或者遇到了什麽三災六病的,很容易陷入到貧困狀態裏。

    臨高縣裏的讀書人,經濟狀態欠佳的就有不少。不僅是秀才窮,沒份有領膏火銀子的童生更窮,上次縣考的時候,不少童生都是鶉衣百結。形同乞丐一般――除了秀才們要救濟,童生是讀書人的根苗,也得要補助一些。

    縣裏自然是拿不出錢來了,士紳的捐助也用得差不多了,向他們開口的次數太多,王賜也實在沒臉再去了。看來隻有等秋收之後,學田裏的秋糧下來,學的錢米就能多一些了吧。王賜想。

    走過縣城的西門外,看到修繕一新的學田莊的時候,他就會犯嘀咕――自己這步到底是對還是錯?

    從地裏的情況來說,這學田的麵貌是王賜自打到臨高任職以來最好的時候,綠油油的秧苗,整齊的田埂和水渠,園子地裏新搭的的籬笆和上麵纏繞著正盛開的南瓜花,這番美麗的田園風景,在學田裏他從來就沒見過――見到的隻是大片荒蕪的田地和種得半死不活的莊稼。

    但是再看那幹脆就修到了西門口的道路,還有城門外剛剛聳立起來的堡壘式的房子,這房子是澳洲人為學田的佃戶們修建的。房子修得很是考究――居然是磚瓦的房子!王賜進去過好幾次,裏麵有曬場、有廁所、有牲口棚還有水井,一應生活設施不但應有盡有,而且布局之合理,使用之方便,都是他前所未見的。當然裏麵住得不止是佃戶,還有澳洲人從大陸上成批搜羅來的長工之類的人物,也在種學田。

    雖然王賜看不出到底有什麽不妥,但是眼看著這座小寨子煥然一新的矗立在離城門不到半裏地的地方,他心裏總覺得不安。

    正想著,路上遇到了路大,隻見這學田的佃戶莊頭正推著輛全新的手推車在新鋪好的機耕路上走著,車上裝著兩個封著蓋子的大木桶。遠遠得飄來一股說不清楚的氣味,有點象大糞但是要刺鼻的多了。

    看到王教諭過來,路大慌忙把車子停下,恭恭敬敬的站在路邊叫了聲:“王老爺。”

    王賜原本是和這樣的泥腿子是沒什麽話好說的,但是他有心要打聽下澳洲人的動向,便微笑道:“好,你這是送糞到地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