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一百九十六節 製冰機(1/4)

    “用畜力機。”王洛賓最後用上了這個東西。

    所謂畜力機,是牲畜用自身的重量、腳踏力和牽引力等變化為回轉動力,然後傳動至各種作業機的一種傳動裝置,其作業效率實際上很有限,隻是能夠用來帶動各種較為複雜的機械,在電力和蒸汽機沒有普及之前的19世紀初期在歐美廣泛的使用過,包括驅動各種農業設備,在礦山用作礦石提升、抽水,甚至在工廠裏帶動機床。

    蒸汽機技術成熟之後,這種畜力機很快就被淘汰了,它還在農村繼續使用了一個階段,漸漸的就完全消失了。

    王洛賓準備用來帶動抽水機的畜力機是傾斜的履帶式。形象的說就是一頭牛或者馬在跑步機上原地跑步。在木質的履帶的軸上安裝一個大型的飛輪用來調節轉速,用皮帶輪傳動。這種畜力機可以造得很大,足以容納2~3頭牲畜同時使用。

    考慮到一頭牛的在實際工作中長時間穩定的輸出功率當量隻相當於411W,兩頭牛同時做功也之能保證略超過1馬力的輸出功率,所以王洛賓設計了兩台同樣的機器,這樣可以在牛累了之後迅速的進行切換,保證抽水不中斷。

    當然要保證這種機器能夠長期有效的運作,必須飼養足夠的牲畜。保險起見最好是6到8頭。這事相對容易,專門蓋一個牲口棚就是。現代的城市裏養雞也屬於打擊的範疇,但是古代城市居民家養豬都很正常。20世紀的前半葉,堂堂的北京城裏居民區裏依然由不少人養羊養牛得,有些酒樓菜館的甚至能養上上百頭的羊。

    王洛賓順便指出,靠淺層地下水來做這樣的自來水係統隻能滿足很小的規模,用來供應浴場實在是有些吃力,即使不考慮抽取井水本身消耗的人力,這樣長期的抽取也會讓水井的出水量大大減少――因為地下水位的補充並沒有人想象的那麽快。

    要保證供應,最好的辦法是打深井到含水層,水量充沛。供應也穩定。

    “采取兩級分段供水,用畜力機從深井抽水到地表的蓄水池,再從蓄水池抽水到水塔。這樣的抽水行程要短一些。”

    “打小深井?”張興培連連搖搖頭,“打深井技術含量太高。本時空根本沒這個技術。就是有,打井專用的鋼套管上哪找去,由工能委來提供嗎?再說打了深井,手壓式的抽水機就無效了……”

    “不難。甚至都不用工能委來出麵幹活。”王洛賓問,“你知道四川自貢鹽井嗎?”

    “鹵水煮鹽的地方?”

    “自貢的古代的鹽井和天然氣井都在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度。靠著原始的手段也都鑿出了深井,所以技術上不是問題。”

    “問題是鹽工是在四川。”

    “沒事,叫廣州站想法子招募些人來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一來就讓他們開深井――這裏采水的深井不需要打好幾百米,我看打個五十米就夠了。”

    這事很快就落實了,郭逸給起威下了個手劄,要他們立刻前往四川的自流井,招募當地會鑿井的鹽工來,人數不限,待遇從優,可帶家眷。

    起威的孫掌櫃雖然鬧不清忽然要鹽工做什麽――還指名是四川的鹽工。心裏還著摸著,大約澳洲人知道這一帶地下也有鹽井是怎麽的?但是廣東本身就是產鹽區,再打井也沒什麽好處了。何況還有官府的問題。但是他對澳洲人瘋瘋癲癲不按常理出牌的行動方式已經習慣了。也知道他們想幹的事情,花多少錢也會去幹。立刻派了手下的人去辦了,

    張興培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現代的公共建築,包括酒樓、浴場、博物館之類的大多依賴人工照明,相對來說自然照明的考慮就很少。而這裏不可能使用現代化的照明設備,用蠟燭、油燈之類的裝置又極容易引起火災,所以整個設計過程中必須盡量采用自然光照明,為此他奢侈的大量使用玻璃和在屋頂上開天窗的手段。甚至在某些屋麵上甚至采用了玻璃瓦來加強透光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