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九十一節 收購大昌(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為了加快收購的速度,文同通過糖業公會從各家糖行借調大批熟手夥計到華南幫忙,期間的工錢和夥食全部由華南支付。

    “眼下雖然千頭萬緒,但是運送糖貨的事情一天也不能停。”文同說,“別忘記廣州站可是為了我們借了高利貸的。拖得越久越不利。”

    “嗯,不過我們答應了這些糖商三兩八錢,廣州萬一賣不到這個行情怎麽辦?雖然我們是壟斷了雷州糖銷售。但是需求量小的話一樣沒轍啊。”

    “廣州那邊,上周的行情已經是三兩九錢五了。英國人四兩一石也願意,行情短期內下不來的。”

    “還有就是往越南銷。”常師徳很有把握了,“武玉甲那裏沒有銀子,可有得是米。我們就全部換米回來,再和大昌的朱老板談談生意。”

    拉大昌米行作為合作夥伴是常師徳的主意。他在給臨高發出的公文中認為:雖然華南自己開設獨資米行獲益要大得多,但是他們缺少有經驗可靠的經理人員去管理,這是一;其次華南在雷州已經是“如雷貫耳”了。如果在得手砂糖行業之後再明目張膽的插手米行,未免會讓當地工商界產生恐懼感,進而引起抵製――銀子是賺不完,還是收攏人心要緊。

    大昌米行是一開始本地商家中對華南最為友善的。倒不是大昌的老板朱福生有什麽超前的眼光之類,而是他的嗅覺比其他米行要靈敏,本錢也最大。當初華南組織的移民一到,他就嗅覺靈敏的上門推銷糧食了,而且提出了很好的交易條件:華南可以隨時取糧,三節結賬,買米有優惠活動,買二十石送一石。正好解決了文同他們感到頭疼的組織大批糧食的供應的問題。.伍2⓪.С○м҈

    為了拉住這個大客戶,朱福生對華南提出的各項要求無不竭力滿足,在華南對抗海義堂的整個過程中出力很大――當然他也有私心,畢竟華南還欠著他好幾千兩的賬款沒還。

    有了這樣的信任基礎。雙方合作會比較容易。而且廖大興本身也是大昌夥計出身,談起合作來更加方便。

    但是廖大興的第一次拜訪卻是敗興而歸。

    常師徳感到奇怪,問:“為什麽不行?”

    “朱老板家正鬧家務,”廖大興說,“隻是看起來他的心境不好。隻是說有興趣,隻是恐怕還做不了主。要等等再說。”既然鬧家務,對和華南合作的事情自然也不會感覺興趣,談與不談已經無關宏旨了。

    “大老婆打二奶?”文同感到好奇。

    廖大興不知道什麽是“二奶”,但是意思還是懂得。搖頭道:“不是,朱老板隻有一個老婆。小的旁敲側擊了幾次,聽意思好像是親戚間的事情。還牽扯到米行。”

    “我馬上派人打聽打聽。”諶天雄說。

    翌日,他報告如下:第一,大昌米行是一家中國的傳統式股份企業,股份一共分為二十一份半,當初是每份一千兩;第二,大昌的股東基本都是朱家的族人或者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第三,最近鬧的家務就是族人覺得分紅太少;第四,大昌的經營狀況相當不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