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四十節 榆林堡(1/3)

    既不是菜油也不是花生油,更不是歐洲人的黃油。李華梅把紙媒小心的收藏好,重新把蓋子擰上。看來,這機關能動起來的關鍵就是這油。

    環視四周,兩副風車葉子被固定在架子上,上麵黑乎乎的也有不少油膩。仔細看來,不管是這黑色大件還是風車葉子,全部是精鐵製造的。澳洲人愛用鐵、擅用鐵名不虛傳。艙室裏還有許多櫥櫃和架子,她一一打開探尋了一番,都是些奇怪的鐵器。裝在一個個的小盒子裏。井井有條。有些東西她認得,歐洲的木匠師傅也有用類似的模樣的東西。但是大多數都說不出是派什麽用處。

    十幾分鍾之後,門外開始響起腳步聲和換崗的口令聲。她趕緊停住手腳,凝神屏息的停滯了幾秒。等聲音完全聽歇下來,才從匆匆的收起東西,從舷窗裏溜了出去。

    第二天,船隊在完成基地建設之後繼續啟程,甲板下到處堆放著成筐的椰子,總計有五千多個。江秋堰不得不禁止大家用椰子汁當水喝解渴的行為,免得有人電解質紊亂。

    考察隊的下一個目標是萬寧。具體的說來是萬寧山根鎮。山根鎮有一處小型硫鐵礦,論及規模非常小,獨到之處是就在海邊,如果能夠探明具體位置和儲量,穿越者可以搞一次遠征式的大規模突擊開采,一次開采個百來噸回去。

    “這東西可以製造硫酸還能當化肥用,對我們挺有用,特別是硫酸。”王洛賓說,“煤化聯合廠出硫酸很容易,可惜煤炭很長時間都要依賴進口,開采硫鐵礦起碼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

    “不用再修個萬寧堡了吧?”陳海陽想到自己的船隊人數已經差不多少了三分之一,再要留守人馬可真支撐不住了。

    王洛賓說:“不用不用,山根很貧瘠,萬寧暫時也不是開發的重點。此地到20世紀還是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本時空大約更不會有人了。”

    正說著話,阮小五騰騰騰的跑過來,一個立正敬禮:“報告!陳總指揮,發報時間到了。報房請您簽發電報!”

    “拿來。”陳海陽拿過電報夾,裏麵是今天的例行電文,報告船隊目前抵達的位置、船隊狀況和下一個目的地。雖然是例行公事,卻是他們在海上航行時候最有效的安全保證。根據執委會和臨高電信統一製訂的加密規章,從1629年三月起,各主要委員會和部門各自啟用獨立的密碼本,經過加密後再交由臨高電信發收,譯電工作由各部門自行承擔。這樣避免電報成為通電,一則電報發出去,十幾分鍾之後配有15W電台和5W電台的地方全都知道了。至於什麽樣的電文加密,什麽樣的電文不加密,則由各部門自行製訂出規章來。

    今天的電文,照例蓋著“海秘”的圖章。陳海陽翻看了下,還有幾份收電,一份是廣州站發的明碼電,上麵亂七八糟的都是些無聊的話,大概是廣州站的報務員在和臨高電信的女報務員聊天,另一份則是昌化堡發來的“海秘”電文,簡單的匯報了他們此次深入黎區考察的經過。

    “還蠻厲害的,騙了十頭牛和一個女孩子回來。”陳海陽在發電上簽好字,笑著把電報夾給王洛賓看,他也要簽字。

    “說明大家善用搞群眾關係。群眾工作越搞越寬。”王洛賓簽了字,“在昌化站住腳,和黎寨建立起長期友好關係對以後開發石碌有利,我覺得應該致電給執委會,給他們發個集體一等功之類的獎勵。”

    “嗬嗬,王工,這事蕭子山不會忘記的,他就好搞這口。”陳海陽感歎了一聲,“等我們回到臨高,一個集體二等功是少不了的,說不定又會出一個袖標可以縫在袖子上。”

    “其實不如獎幾個生活秘書來的實惠――”王工原本對那些黑黑瘦瘦的小女子都沒什麽興趣,最近發覺被臨高解放區的水土滋潤過的女孩子們最近也開始白皙豐滿起來,不免起了不利於孺子之心。

    “生活秘書?”陳海陽哼了一聲,“執委會倒是好意,就怕最後好事辦成壞事。反而傷了大家的感情,影響團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