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三十三節 黎寨風波(1/4)

    眾人手足並用,花了差不多整整三小時到達了山頂。這裏眺望出去,一眼望不到頭的都是高高低低的山頭,近處都是熱帶稀樹草原植被,遠處森林繁茂。

    大家仔細觀察了周圍的土壤和植被情況。還在一些地方試著挖掘了探方。山坡上的土壤都是比較典型的南方紅土,沒有特別的礦石露頭。這個鐵礦雖說號稱是露天,上麵也還是覆蓋了好幾米的土壤。他們得確定哪些點的鐵礦石是值得開采的――穿越者沒有現代礦業那樣強大的機器,可以大範圍的移除掉礦產表層的覆土。

    挖了幾個探方之後,崔雲紅依然不滿意,決定用現代化物探設備來找。亮出他最寶貝的瞬變電磁儀,錨杆檢測儀和超聲波檢測儀又是好一陣擺布,終於圈定了可供開發的幾個地點,又打了探方下去,挖了不到1米,就發現磁鐵礦石了。他敲下一塊,目測了下,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富鐵礦。

    黎本清見領頭的掌櫃拿個幾個古怪的東西一番折騰,就開始挖坑,挖出了一塊石頭來便寶貝似的裝到口袋裏去了。可是這石頭非金非銀,也不是漢人最喜歡的綠石頭,不由得莫明其妙。

    崔雲紅又帶隊向山下走了十幾裏路,陸續又發現了多個適合開采的礦點,又發現了一處伴生的硫鐵礦,可惜交通不便,不然倒是農業部門的好肥料。

    至於傳說中的孔雀石礦,則一直沒有找到,不過崔雲紅也沒放在心上――比起鐵來,他們對銅的需求很有限,從廣東進口來的日本紅銅差不多也夠用了。

    幾個人在山坡嶺地上背著器材一路跋涉,不時還要挖坑架器材繪圖。在熱辣辣的陽光下,每個人都大汗淋漓,芒草的碎片粘到皮膚上,又痛又癢。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飯休息的時候,喝得是早晨何平兌好的鹽水,至於那大家一致認為難以下口的米餅也被嘁哩喀喳的吃了個精光。體能消耗實在太大了。

    “下午還要繼續勘探嗎?”工業口的代表江牧之氣喘籲籲的問道,他的體能比較差,脂肪又實在多了些,折騰了一上午之後已經有些吃不消了。

    原本崔雲紅是不想帶他參加考察隊的,但是白國士隨船走了,準備帶領另一支考察隊去田獨考察,隊裏沒有對生物學和動植物比較了解的人了。

    “當然,來一次不容易,要盡量多搜集一些資料回去。”

    “上帝呀,讓我回到21世紀去吧,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有人終於忍受不住了,發出了哀號。

    “好像吃肯德基。”有人雙眼無神的望著天空,“還有我們學校門口烤羊肉串、烤雞骨、烤玉米……”

    “現在這麽想也晚了,你就老老實實給幹活吧。”崔雲紅笑道。

    “這麽大一個山頭,開采起來難度不小吧?”江牧之問。

    “開采倒是不難,”葉雨茗接口道,“要是徹底無視礦山安全生產的法規條例的話,給我五十個工人就可以了。純手工操作,隻幹白天一班,每人每天出礦石2噸是沒問題的。一天就能出100噸礦石,全年就差不多是四萬噸鐵礦石了。”他過去從事礦山安監工作,對礦山爆破和開采了解不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