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三十二節 石碌考察記(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聽完黎本清的一番閑話,眾人才知原來這石碌嶺早就出名了。看來所謂中國人缺少開拓性之類的話純屬放屁,在技術水平低下,交通閉塞的古代社會,在這荒山野嶺裏跋涉上百裏來開礦,豈是沒有冒險精神的民族能做到的?

    “我們不去采金銀,隻是想去亞玉嶺看看,”熊卜佑繼續說服,“過幾天就走。”

    黎本清道:“帶你們去,都在我身上。隻是我說得話還請幾位掌櫃多思量。”

    王夥計卻沒這些忌諱,笑道:“舅舅你就去帶他們去好了,回來掌櫃們再賞你幾斤白糖,你也可以拿來替我討個舅母,不用每天去‘閨隆’門口唱歌找女人‘嚇太’了!”

    黎本清笑道:“你小小年紀,說什麽混話?別得不學,就學這個了!”

    所謂“閨隆”是黎寨裏的一種特殊建築,同寨的幾個女人到了婚配的年齡就會在寨邊自己搭建一座屋舍,晚上去那裏睡覺,有意尋找配偶的男人就每晚去“閨隆”“略亞”,女子若是中意,就會留宿男子。一般人說去“閨隆”,都是說“略亞”,即談戀愛的意思,也有少數人說“嚇太”,是指倆人發生性關係。

    當下商量好由黎本清帶路去亞玉嶺,至於報酬黎本清原是不肯要的,崔雲紅便送了一把新鉤刀、一瓶白酒和幾斤白糖給他。黎本清十分喜歡,也就收下了。

    照顧他身體初愈,考察隊又在黎寨休息了一天,勘探隊這幾天也沒空閑,大致把黎寨周邊的資源都進行了一番調查,繪製了地形圖。資源方麵除了皂角林,附近還發現了一處小規模的錫礦,可惜交通不便,沒有開采價值。

    第二天一早,眾人便乘竹筏往上遊去了。王夥計留在黎寨內照顧他們留下的貨物和行李。眾人進行了一番輕裝,隻帶了必要的設備和野營工具。黎本清自己帶了幹糧和鹽巴,又背了一柄弩。慕敏好奇的問他帶的箭是不是都上了毒。

    “沒有,箭毒木不好找,找到了,本地的漢人也不許用。”黎本清比劃道。他說的漢人是指昌化城裏的當官的。

    聽說箭毒木不好找,幾個野營愛好者都有些興味索然。不過大家對他的弩很有興趣,輪番擺弄,這種弩的結構非常簡單,有效射程不會超過50米,難怪黎本清說主要是用這個放在野獸出沒的地方打地弩。不過他很少用弩箭狩獵――要賣毛皮的話,被弩箭穿了洞就不值錢了。黎本清打獵主要是靠挖陷阱和設置各式各樣的套子。勘探隊裏的幾個狩獵愛好者在竹筏上輪流和他交流相關經驗,大半天下來,連說帶比劃,大概的意思都鬧得明白了。關係也熱絡了不少。

    黎本清打到的動物還真是不少,勘探隊裏的負責生物學方麵資料收集的江牧之很快就根據他的描述知道本地有鼬獾、水獺、大小靈貓、果子狸等頗有經濟價值的動物,至於野兔、野豬之類分布的相當廣泛。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本地還有黑熊。

    “這東西可不好惹――”黎本清搖搖頭,“跑得快,又會爬樹。”

    但是這項資源對穿越者來說沒什麽用,他們並不需要熊皮做帽子,至於熊膽的利用也沒提上議事日程,相對來說是鹿皮更有用些。

    黎本清說本地有兩種鹿,一種大一種小。勘探隊很快就弄清楚了,大的是水鹿,小得則是赤麂。這兩種鹿都極有經濟價值。

    因為平時很少有機會給林業方麵的專業人士進行野外動物考察,象黎本清這樣的老獵人就是最好的調查對象了,難能可貴的是他對每一種獵獲得動物都能相當準確的描述出特征來,這使得穿越眾的判斷方便了許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