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十八節 貿易遠征的提議(2/3)

    “我也要一樣東西,可能比較難搞,但是非常有用,”展無涯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什麽?”

    “鹿皮。”展無涯說,“用來代替橡膠做傳動皮帶。”

    這倒的確是更為迫在眉睫的需求,隨著原動機和各種自製機械的投產,機械傳動對皮帶的需求大大增加。機械部門暫時靠的是儲備,但是有限的儲備顯然不可能支撐到橡膠成熟――根據吳南海的計算,穿越者的生膠能形成工業運用的規模起碼在15年以上。

    當然還有各種原礦石,如果能在海邊采集的也要開采一些帶回來。季無聲特別提到了石英砂――在昌江海尾鎮,有豐富的優質石英砂儲量,而且就在海邊,開采運輸非常方便。

    “還可以收購一些棉布回來。”莫笑安說為了迎接年後的移民大潮,輕工業部服裝廠對棉布的需求激增,庫存已經接近用完。

    “我們用什麽去交換這些東西,用錢買?”

    “礦石什麽的不需要,不過椰子、木材還有棉布總得有商品交換吧?”

    “有,有。”陸榮胸有成竹,“鹽。”

    “拜托,鹽在海南可不是什麽稀罕玩意,鹽場到處都有,私鹽也很猖獗。”

    “我們販賣的私鹽更便宜,又等於是送貨上門,對方願意接受的。”

    “萬一人不要呢?”

    “有縫衣針、燒酒、粗紙、粗瓷,絲綢……小東西準備了不少,還準備了些鏡子。”

    “鏡子你準備賣給誰?這麽貴。”

    “孝敬下當地的官吏士紳什麽的。我們又不是西班牙人,說是貿易,其實一路搶劫。”

    展無涯擔心的說:“不過,這樣一次大規模出動,得出動多少人和船?我擔心會損害與廣東和澳門之間的貨物運輸。”工能委比任何部門都依賴海上的運輸,聽他們的計劃有些擔心了――這不得起碼出動2艘70噸級的船隻?

    文德嗣惋惜的說:“如果集中資源,船廠的縱帆船應該可以在10天內完工。”

    “剛造好的新船,立馬就用在這樣的遠途航行,沒危險嗎?”

    “問題不大。”文德嗣說,“這個航行既然是環島航行,就算出了什麽問題也能及時登陸,算是試航的好機會了。”

    “環島航行有潮汐、淺灘和礁石的問題,安全係數怎麽樣?造這船我們的投入可不小。”

    “沒關係,我們有全套的海圖和航海資料,安全係數應該是最高的了。”

    “說真得要是有足夠的油,把登陸艇開出去也好啊。”

    “這不廢話麽,”馬千矚說,“其實豐城輪上的儲量還是蠻可觀的,但是現在是用柴油的地方多:漁船、工程機械、車輛……沒地方補充。”

    其實他還有一個隻有執委會高層才知道的原因:豐城輪必須保證有能跑路到台灣的單程油料――以備萬一革命遭到嚴重挫折的時候能夠逃命。

    “我覺得北美的帆船用作探險船很不錯。速度又快,船上設施齊全,用來航海探險正合用。”柳正對這艘風帆遊艇打了很久的主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