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為什麽叫500廢

第九十九節 大明海盜船(1/3)

    這是穿越者第一次在海上交戰,繳獲的海盜船給了他們個一窺明末曾經縱橫東南沿海,威名遠播東南亞的中國海盜的具體裝備情況的機會。船被拖進港之後沒多久,由軍事、情報、工業、農業等多部委聯合組成的勘察組就坐車來到了博鋪,對整艘船進行實地察看。

    情報組再次確認了這船的確是屬於“廣船”的一種,這說明海盜應該是來自廣東,而非一官的主要活動區域福建,這麽一來劉香團夥的嫌疑很大。

    船身秉承了廣船的一貫優點,用的是非常堅硬的木材,一開始誰都認不出這是什麽木頭,後來農業組的法石祿辨認出說這是荔枝木,這種木材的硬度很高。1927年海南島紅軍就用荔枝木造過全木結構的前膛火炮。要不是遇到了超越時空的SKS+M43彈的組合,這個時代海上常見的小型火炮、火槍是很難打穿的。

    船上一共有16門火炮,這些火炮很難辨認出具體的類型。按歐洲人的標準,大概可以算是4~8磅的火炮。火炮鑄造粗糙,多數是用各種生鐵和雜鐵熔鑄而成,有1門甚至幹脆就是鐵膛木結構的。看得出鑄炮的人基本不懂鑄炮技術:火炮熔鑄之粗糙,結構之簡陋,不要說鏜光炮膛這樣的技術,僅僅是炮身上的無數氣孔就讓機械組的人乍舌――用這個東西打仗炸死自己比殺死敵人的機會要大多了。

    大炮被簡單的安裝在木架上,在舷牆上打個炮口,用繩子拴住。沒有任何移動和調節火炮位置的裝置,也沒有瞄準設備,要讓火炮瞄準目標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移動船身和把船湊得足夠近。這也是為什麽船上配備的船櫓多達8支以上――除了作為額外的動力,還起到了迅速調整船位的作用。

    經過實地測試發射,在使用穿越者改性過的細顆粒火yao的情況下,最大的一門8磅炮的能將鐵彈打出500米之外,增大仰角的話應該可以更遠,但是這種炮粗劣的結構使得它不能裝填太多的火yao,在戰鬥中沒有一次射擊是超過200米的說明海盜對自己的火炮質量是很清楚的。劣質的彈藥使得有效射程進一步縮小:船上除了少量的火槍用的鉛彈之外,主要的炮彈竟然是石頭,也有一些小鐵彈,1840~1842年在清軍炮台在珠江口轟擊英國戰艦的時候,盡管“彈如雨下”,但是再多的石頭炮彈都沒能給英軍戰艦的橡木船身帶來多少損害。

    船上的火yao質量更差,完全是粉末狀的火yao,硫磺含量偏高,用這種火yao進行試射的時候發出了大量的濃煙,爆發力很弱。相比之下,第一次反圍剿戰鬥中繳獲的火yao質量最好,顯然是因為從官庫裏出來的緣故,從苟家起獲的火yao質量稍遜。看來這群海盜的火yao是地下作坊自己私製的,缺少硝石大概可以說明這一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