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結局

第一百一十五節 軍裝(1/3)

    折騰歸折騰,夥食卻好的出奇。“首長”們沒有粗糧的概念,一天吃三頓,糙米飯管夠,鹹魚每人一條,還有許多蔬菜什麽的,一開始吃得幾個小夥子每頓都翻白眼。古代人很少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所以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就特別大,農民農忙的時候一頓吃上二斤麵餅的大有人在。這些每天都在進行大運動量訓練的士兵自然也不會例外。馬千矚很快發現,每月20公斤的口糧是吃不到月底的。但是毫無辦法,除非能增加肉類和油脂的供應――這兩者穿越者自己都很缺乏。

    操練還得繼續,先是齊步走,接著是正步走,然後又是跑步。等到步法訓練完全結束之後,又學著按照鼓點和笛聲的節奏隊列行進。根據PLA的訓練手冊,完成訓練之後每個士兵齊步和正步的時候每分鍾110~120步,跑步則每分鍾180~190步,這樣的行進速度已經屬於當時世界上最快的了。

    夥食的好轉和體能鍛煉,使得這些原本麵黃肌瘦的人開始變得強壯有力了。其實論到耐力和負重力,長期大強度勞作的他們比穿越者要強得多,但那是一種病態的身體適應,不是現在這樣的有了充足的飲食和鍛煉之後健康的強壯。

    士兵們的體格好了,通過隊列訓練精神麵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長期的收腹、抬頭、挺胸的姿勢,大步流星的走路,幹脆明白的說話,都給了他們一種自信幹練的神情。沒有入伍的普通的勞工現在看著這些士兵也開始羨慕起來了。公社的婦女們也常常在訓練場邊流連忘返。

    “如果有好看的軍裝,那就更神氣了。”馬千矚發現軍隊沒有後勤部門,自己這個總參謀長在負責軍隊訓練之餘幹脆就成了後勤部長了。

    征集軍裝設計馬上在全體穿越者掀起了興奮的狂潮。在這個枯燥無味的環境下,這多少算是件有娛樂性的事情。很快馬千矚手裏就收集到了一百多份各式各樣的圖稿,從有中國特色的65式軍裝,到菲烈特戴著主教帽的擲彈兵,拿破侖的熊皮高帽近衛軍、英國龍蝦兵,布瓊尼帽的蘇俄紅軍最後到德國國防軍……所有人在軍裝上的惡趣味都集全了。

    經過匯總,馬千矚悲哀的發現大夥沒什麽創造力,全是曆史上各種著名軍隊的軍服複刻版。歸納起來三大流派:一是中國傳統派,以65軍裝為代表,也夾雜著55派和87派;二是排隊槍斃派,以19世紀的歐洲軍隊製服為藍本,強調華麗炫目;三是二戰派,基本就是照抄德、蘇、美軍的製服,也有兼收並蓄,雜糅成四不像的。除此之外還有些小眾愛好,比如國民革命軍式樣的小圓帽,甚至連日本舊陸軍的那身昭和式軍服也有愛好者。

    “老天,難道匪鷗也混進來了?”馬千矚倒吸一口涼氣。

    由於此事受到廣大穿越者的熱烈關注,馬千矚自然不便擅作主張,民主的一大好處就是誰都可以不用負責,於是他召集了一個所謂的聽證會,由軍委會、工業部、計委和10名群眾代表組成,對所有方案進行審查。

    為了避免個人的審美趣味造成對選擇的影響,馬千矚規定了二條基本原則,軍裝的製作不能超越穿越者目前的生產力,軍裝必須適應本地的環境。

    這麽一來,諸如熊皮帽、長靴這樣的服飾立刻就出局了,候選的軍服立刻少了一半。接著是生產力的問題。工業部門指出,根據他們的調查,臨高的土法染織業隻能染三種顏色:灰、藍和黑,臨高也不出羊毛,排隊槍斃黨立馬全軍覆沒,色彩絢麗,裝飾複雜的軍裝顯然不切實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