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結局

第三十七節 暫別大明(1/3)

    “阿姆斯特丹……不,廣州,我會回來的。”蕭子山站在庭院裏,望著遠處藍天下坡山上的嶺南第一樓,紅砂岩的樓體重簷歇頂的古建築――哦,不是古建築。他不自覺的笑了一下,“是現代建築。”

    這青磚鋪地,粉牆黛瓦,充滿了嶺南風味的住宅。蕭子山記得,在21世紀,這裏應該是惠福路。一條價廉物美的食肆街,其中不乏經營了幾十年的名家。他去過吃過那裏的“銀記”腸粉、“成記”粥粉麵,……本時空的此地,卻是一個相當荒蕪的地方。雖然可以看到民居,但是期間還是夾雜著廢園甚至農田菜地,雜樹林、小池塘隨處可見。

    蕭子山從小就對這樣的場景十分熟悉,小時候住的南方城市和這裏很像。中國的傳統城市,城峘之內有農田荒地。某些地方,到60-70年代還有城裏的農村――在市區裏,卻有大片的農田和村舍,甚至還有生產隊的編製。

    這裏已經選做了日後穿越政權在廣州的據點。濠畔街的那處,現在隻是作為一個穿越貿易點使用,將來則是一處備用據點。

    新宅是高舉花的錢,但是地方卻是孫常找的――蕭子山現在越來越喜歡這個年輕人了,辦事利落,而且善於理解穿越者的想法。

    找得這處宅子,地勢卻比周邊要高出一些來,麵積很不規則,兩麵環水,最早修建房子的主人建造了一所小小的宅子,把餘下的空地建造一個園林。如今這裏幾經轉賣,和園林都已經荒廢成一片瓦礫荊棘遍布的廢地,隻有園裏的一池碧水、半座假山、幾棵大樹和一個還沒完全倒下來來的亭子才透露出一絲這裏曾經的風光。

    孫常找得幾處宅子裏這處是最破敗的,價錢也便宜――房院幾乎都要重修。但是四處冷僻安靜,麵積又大,擴展有很大的餘地。當下就決定買下來。

    整個房屋的重修方案完全由穿越者中的建築設計人員完成。其設計思路是:在不破壞該宅第的整體明代外觀的情況下,內部進行現代化的改造,以適應穿越者未來在廣州以其為據點的需求。

    在執委會的對廣州據點的未來用途中,這個地方將作為穿越眾在廣東沿海的貿易、情報和通訊中心。

    建築師保留了原來的住宅的結構麵貌,隻做全麵的整修和加固,這個部分將作為與當地人打交道的場所。

    廢園劃出靠近宅子的一部分作為園林進行修複。其他麵積,全部規劃為各種現代設施,包括計劃中的辦公室、宿舍、監控室、電報室、倉庫、金庫。當然這些房子都會有一個傳統院落建築的外表。內部設施和結構將完全按照現代建築原則,以利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

    穿越眾要在據點內安排各種技防設施和聯絡設備就涉及到用電的問題。城裏用風力發電顯然是行不通的,且不說風力有限,那個又高又大的架子也未免太顯眼了。太陽能發電效率也過低。雖然一時間執委會還找不到能安全穩妥的把發電機送進廣州據點的方法,但還是準備顯修建一個地下的,有隔音設施的發電機房――有備無患。

    園內和宅內都有水井,經過檢測大體還合格,請當地淘井工人深淘一次,即可做生活用水,飲用水則隻好用井水進行水質淨化處理了。

    雖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這個廣州據點即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但是在修建中將把未來需要添置設備和鋪設線路的地方都預先開好暗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