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結局

第三十一節 起威鏢局(1/3)

    “幫忙救票?”起威鏢局的老掌櫃孫可成眼睛轉了幾個圈,盯著來請他的孫常。

    孫常這孩子,論師傳是他的師侄還和他有點瓜蔓親,可是性子太直不受人待見。流落到廣州之後幹脆去當了人家的奴仆,他時常還覺得有些惋惜――可惜了他的功夫了。

    有心想在鏢局裏給他找口飯,奈何這些年鏢行的市麵不好,生意也大不如前。鏢局不比其他的買賣,添人加口不過是多雙筷子,鏢局的買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生意才有人,生意多就添人,添人就得添開支,不會有很大的盈利。生意少不裁人,也得大家幹得換稀得一起熬。生意不好,自然也沒法加人。

    “是,我家老爺請您老人家過去商議。”

    孫可成有點模糊了,他記得孫常是在濠畔街那家大富商高舉高老爺那裏當差。這高老爺在廣州城裏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遭了匪不請官麵上的人物,請他們做什麽?

    說到救票,鏢局是不大感興趣的。鏢局和匪人的關係以和為貴,重“點春”,“交朋友”,不興大砍大殺,你死我活。去救票就等於是狼口奪食――敢在這堂堂的一省省會綁票的匪人,不是一般的宵小之輩――動輒就是你死我活的一場惡鬥,而且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隻要介入之後露了身份,以後便和匪人結上了梁子。

    但眼下局勢不好。天啟元年以來,各地亂相漸生,鏢路愈來愈難走。收入日減。局裏上上下下百十口人……

    思來想去,最終還是答應了這樁買賣。一則這生意能讓鏢局的經濟狀況緩解大半,二則聽這個師侄說,他的這家新主人是澳洲海商――這讓孫掌櫃起了興趣――澳洲貨最近聲名鵲起。這夥海商不僅有錢而且待人寬厚,還特準他複還本姓,是仁義君子。於情於利也得幫這個忙。

    蕭子山和冉耀有點懷疑的看著這個孫常力薦的起威鏢局的掌櫃――他們原以為來得必是個彪形大漢,滿臉胡須,類似武俠片裏的人物,沒想到來得居然是個半老頭子,頭戴縑巾,身著四跨衫,和街上走得老百姓沒什麽不同。走路雖還穩健,卻看不出有武林英豪的模樣。

    不過他們眼下急需人打聽消息,高弟雖已經自告奮勇的出去了,但誰也不敢把希望都放在幾個孩子的身上。當下一五一十把事情經過、踏勘結果都述說了一遍。喵喵尒説

    聽完了蕭子山的情況介紹和勘查的結論,孫可成點了點頭:

    “老爺們這裏有高人啊。”

    “我們人生地不熟,這城裏的情形又不了解,還得拜托孫掌櫃多多襄助了。”

    “好說,好說,”孫可成笑著點點頭,“孫常這孩子蒙你們高看。就憑這,起威鏢局也得鼎力相助。”

    “那孫掌櫃怎麽看?”

    “這位冉老爺不是說了麽:有一人赤足。這廣州城裏,就算是四鄉的鄉民上城,再不濟也得穿上雙木屐草鞋的,不分時令一直赤足的,隻有一種人――疍家。”

    “疍家?”蕭子山好像聽說過這個說法,貌似是屬於古代賤民的一種。

    “正是。老爺們不知道疍家?”孫可成解釋道所謂疍家也稱“蛋戶”,是分布於閩粵桂三省沿海港灣和內河上的水上居民。“其遺民以舟揖為宅,捕魚為業,辨水色則知有龍,昔時稱為龍戶,齊民則目為‘蛋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