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精校版txt下載

第八十三節 蠶絲(1/3)

    但是沈家的破產卻不是因為生絲行情不好,而是蠶的病害。

    “去年小的們養蠶不合染了蠶病,全年絕收”男人愁眉苦臉,“故而折了本。要請老爺收留。”

    蠶病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養蠶的地方環境封閉,蠶的密度又很大,如果不能做好清潔消毒的工作,很容易爆發各種蠶病。傳統養蠶對應對蠶病也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但是當時在消毒理念上還有缺失,所以類似爆發蠶病造成減收甚至絕收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

    一旦出了大規模的病害,對蠶農來說就有血本無歸的危險。

    看來養蠶對農民來說同樣屬於“高風險高回報”,沒自己想得這麽簡單。趙引弓聽得來了興趣。既然要做這行生意,當然要先打聽得越清楚越好。

    當下又讓他說說具體的養蠶過程,但是養蠶在農村這是婦女的專利。女孩子從十二三歲起就開始學習養蠶。從臘月“護種”開始,到開春孵種“攤鳥”,一直到蠶“三眠”、“出火”、“上山”乃至烘繭、繅絲,全都由婦女代辦。他雖然知道但是怕自己說得不明白,甚至說錯,便讓自己老婆來說。

    “奴婢見過老爺。”女人生得清秀,說得也是一口兼具南北之音的杭州土話――和現代杭州話的差異不是很大,趙引弓聽得受用,當即麵帶微笑道,“起來,你叫什麽?”

    “鄉下女人沒有名字,奴婢娘家姓王,行四,大家原來都叫我王四娘。老爺願意叫奴婢就叫奴婢什麽。”女人說話很是伶俐――江南的農家女子不但要種田養蠶,不時還要“上街”行販,所以說話見識還算不差。

    王四娘先說了養蠶的過程,從蠶孵出到成繭,前後需要二十八到四十天的工夫。喂蠶有定時,必須及時添加桑葉,即使深更半夜也得起身飼食,耽誤不得一刻。蠶沙和剩餘的桑葉殘渣要時刻清理,否則容易染上蠶病。育蠶對溫度又非常苛刻,即要保溫,又不能太熱,而且還不能透風,所以養蠶的地方總是門窗緊閉,密不通風。氣溫稍稍低就要生火保溫。而等到蠶“上山”的時候,在蠶箔下還要生火盆――這樣可以加速蠶的吐絲,並且使得吐出的絲盡量幹燥,有利於提高蠶繭的質量。但是生火頻繁,火燭就必須十分的小心,因為養蠶生火最後鬧出失火的事情,在當時是屢見不鮮的。

    趙引弓對“蠶室”的典故是很熟悉的――看來這套養蠶法秦漢時代就已經很成熟了。

    整個三四月份,養蠶之家基本上是不活動的,村裏極少行人,鄰居親戚停止互相走動,家家戶戶門前都貼紅紙。即使是官府在這一時期也不會下鄉來。

    收下的蠶繭大多是蠶農家自己繅絲出賣,也有直接賣幹繭給‘繭行’的。不過這都是人手不夠的人家或者有某些別樣緣故。

    “為什麽要自己做生絲呢?”趙引弓問道。

    “去繭行賣蠶繭‘花頭’太多,鄉下人總是吃虧。”王四娘說繭行必有官府的牙帖,所以壟斷性很強,而且同業還有個專門的“公所”,新繭上市,同行公議,哪一天開秤,哪一天為止。收購的價錢也是議好的,不準自己抬價。每年的議價總是很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