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精校版txt下載

第三節 五年計劃(三)(1/3)

    “隻要讓把體係建立起來,理論上什麽設備都可以。”王洛賓說。

    “太理想了,”文德嗣說,“先說我們的目前要有什麽企業,再看看機械廠能支援些什麽。”

    “現在輕工業沒有怎麽展開,但是我認為輕工業是以後對外貿易的大頭,也是改善我們本身和屬民們的生活條件所必須的。”輕工業部的新任部長莫笑安說。

    莫笑安出任輕工業部部長是件比較出人意料的事情,此人在D日之後屬於一直默默無聞的基本勞動力,因為體力好,又有長期的長期軍事發燒經曆,一直是穿越眾的基幹民兵。對他的任命發布以後,群眾普遍推測是其行政管理本科和法律碩士的頭銜迷惑了執委會。

    不管怎麽樣,他和一大批機構調整之後提拔的幹部一樣,對新的職務是非常的積極。為了準備這次會議,提出了以一個龐大的輕工業五年計劃。

    首先是縫衣針。這種產品在古代當然也有。穿越者的優勢在於能夠使用機器進行批量製造,而且原料和加工精度上的優勢是本時空的工匠無法比擬的。縫衣針雖然單價極微薄,但是本小利大,而且使用廣泛,出貨批量大,大量傾銷到大陸、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形成規模效應之後利潤也非常可觀。到一定時間還能返銷歐洲。

    “製造縫衣針有難度嗎?”

    “嗬嗬,縫衣針簡單到可以用手工製造”王洛賓說,“但是我知道企業裏都是用自動機床製造的。”

    現代的縫衣針是軋鋼廠出的的盤條作為原料的,首先經過拉撥成所需的直徑,然後按兩支針的長度落料,再兩端磨尖,接下去的製鼻工序將一根條衝製成二根針。采用將鋼絲拉直、衝壓――將針鼻子處,衝成大約有直徑4mm的一個一個圓餅狀,然後再衝出針鼻孔,然後衝字和線槽-衝裁去掉多餘的部分-磨尖(分幾次)-去毛刺-磨光-拋光,最後再拋光,包裝出廠。

    “沒錯,是一條機電式控製的自動機床生產線。這個設備還有專利呢。”

    “能仿製嗎?我想設計圖應該是有的。這兒專利法也管不著。”

    展無涯搖搖頭:“自動機床完全仿製肯定搞不定,但是製造專用設備是可以的。”

    “也可以了,無非是生產效率低一些。再低也不見得能低過手工敲打磨製的工匠。”

    “然後是紡織工業,仿製19世紀水平的珍妮機之類的紡織機械沒有難度吧?收購當地的原棉加工,產出有了高質量的棉紗,除了出品普通的棉布,咱們還是看花色和質地上有什麽突破沒,所以,製布和染部廠咱們都要成立――”

    “打斷一下,”文德嗣插話道,“我提下不同的意見。照我的看法,紡織工業不宜搞得規模太大。”

    “布可是基本的民生物資啊。”馬上有人提出異議,“出口也很受歡迎。”

    “聽我說完。”

    文德嗣首先提請他們注意,自從他們登陸以來,起碼從臨高一縣來看,還沒有發現大規模的棉花種植的情況,本地的棉布,多半都是木本化的多年野生棉花植株上采集的花加工而成的,雖然質量還不錯,但是這樣的原料供應方式隻能適應一家一戶的小手工生產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