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txt精校版下載

第六節 港口建設(三)(2/3)

    蒙德因為知道穿越者們即沒有實際經驗,在力氣和技術上也無法和碼頭搬運工人相媲美,所以在裝貨的時候就不惜多花包裝費用,各種件雜貨全部包裝成成組貨物。

    所謂成組貨物,常見的例子就是集裝箱,但是豐城輪因為尺寸限製和港口設備的問題――在一個毫無專業裝卸設備的港口吊運集裝箱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事情,豐城輪上隻少量搭載一些集裝箱。

    雜貨輪最常用的成組貨物就是使用貨物托盤、網絡袋、集裝袋(包)等成組的承載工具將零散的件雜貨和散貨組集合成組,雖然沒有集裝箱那麽多的優點,還是大大方便了各種散雜貨的裝卸。WwW.

    豐城輪上有4組吊杆,8台起貨機,起貨重量分別為3-5-10噸,其中一台為60噸級的重吊。起吊多數貨物都沒問題。開動吊機也是項技術活,幸虧有了三個月的海員實習,總算沒見豬肉也看過豬跑,七七八八的把吊機都開動起來,就是動作遲緩僵硬,來來回回的晃動了好幾次,把甲板上排隊下船的穿越者嚇得不輕,都躲著吊杆跑,一時間秩序大亂,任杜雯在高音喇叭裏如何的“發揚革命英雄主義,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也沒奏效。

    折騰了差不多十分鍾,第一個貨物托盤在空中吊半天才算著落在浮碼頭上,驚魂未定的穿越者們都不吝惜掌聲,叫好聲一片。

    掌聲過了還沒有15分鍾,船上的人就都傻眼了――吊機手隻顧著把貨物往浮碼頭上卸,片刻功夫把吊杆下的碼頭空間全占滿了,排隊下船的人下不去不說,最要命的忘記把捆在甲板上的一台3噸和一台10噸東方紅叉車先吊下去。吊運下去貨盤每個都在1噸以上,下麵的人即拽不動,又吊不起來。

    這下熱鬧起來,蒙德在甲板上跑來跑去,一腦門子汗,這下執委會又給他添加了一把刀,打回原型了。

    馬千矚腦筋一轉,命令先把登陸艇調來,把叉車吊登陸艇上,先把叉車送上岸,再從岸上繞回到浮碼頭上,這麽一個圈子兜下來才算解決了前後流程錯誤導致的卸貨堵塞。

    卸貨部門重新設計了卸貨路線,在棧橋上繪上了不同箭頭的方向車道,保證同時一車來一車去,大大提高了卸貨的效率。這樣的安排就和國內的馬路一樣,徹底無視行人的基本權益――誰也不敢在那狹窄漂浮的棧橋上去和叉車搶路,更不用說還有十多輛出口越南的柴油動力小型農用車正在上麵來回行駛,發揮出其皮實耐用、超載能力更是一流的特征:在搖搖晃晃的浮橋上、在礫石遍地的沙灘上整日的奔走。那幾天在海灘上開過農用車的穿越眾,後來都特許在製服袖子上繡上一枚袖標:“農用車一次突擊章”。

    董時葉隨著大流抖抖篩篩的從繩網上爬下來,換上小艇,終於腳踏實地的爬上了岸,一時間頭暈目眩的跟著去了登記點登記寄存背包,掃描完ID卡,就發到伐木斧一把,這玩意又大又沉,握手裏都不知道該怎麽拿,幹脆學矮人的樣子扛在肩膀上。

    被分到伐木的幾個組都有點不知所措,拿到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門,從大片鋸、伐木斧到船上的消防斧,五花八門啥都有,就是沒一個人知道到底該怎麽拿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