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txt精校版下載

第八節 台灣還是海南(2/3)

    穿越者從一開始就會麵臨當地和廣東駐軍的討伐,必須抵擋過去,才能站穩腳跟。

    海南還有長期的黎漢矛盾,自元以來,差不多全島平均每三年就會有一次黎民暴動,離他們穿越的1627年不到三十年前,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定安黎人馬矢暴動,儋、崖、臨黎民響應,明政府調集十萬大軍才平息下去。如何和當地的黎民和平相處,這又是一個問題。

    最後,海南曆史上海盜竄犯十分猖獗,海南許多縣城不設北門。晚明的南中國海上,正是各路中外海商海盜各顯神通的時代,無論是海商還是海盜,有機會擄掠的時候都不會放過。處在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海南長期深受其害。可以想像,帶著無數現代的工具和用品的穿越眾將是一隻各方麵都會垂涎三尺的大肥羊。

    這樣看來,海南雖然基礎比台灣好,但是要麵臨的壓力也大得多。

    “這樣看來,還是選台灣吧。”在網絡會議上,聽完執委會關於海南的一些情況介紹後,有人提出說,“台灣有瘧疾,我們可以帶奎寧,還可以帶金雞納樹在台灣種植。至於人口,明末流民這麽多,用糧食和土地作誘餌,接運幾十萬人過來不成問題。”

    “接運幾十萬來,你說得輕巧,用什麽運?”馬上有人質疑。

    “船啊,我們可以用一艘萬噸輪穿越過去,物資和人都裝上去。整個一海上霸主,也不要什麽大炮了,看誰不順眼衝上去撞它丫的。”

    “準備給它燒酒精還是木炭?”

    “我們自己造船好了,台灣有得是優質原木。”

    “好,那你告訴我水手哪裏?”

    “水手可以自己培養,到澳門招外國水手當教習。”

    “笑話,鄭成功的船都是靠外國人駕駛的?最看不慣你們這幫崇洋媚外的人。”

    “金雞納樹在台灣能種活?”

    “要你這麽說的話,雷州半島也不能種橡膠,不也種不出來了。”

    “我說的是台灣,雷州半島和台灣是一個維度上?!”

    ……

    當話題開始扯到寶船是不是木製萬噸輪、青蒿能不能防治瘧疾繼而到中醫是不是偽科學的時候,文德嗣趕緊打住了大家的滿腔熱情,蕭子山提出要發言。

    “我覺得還是海南更合適一些。”蕭子山剛才一直沒說話,他心裏是支持海南這個計劃的,但並不急於表態,等大家在爭論中把優劣說清楚了,他也把方方麵麵的問題在心裏排了個隊,發言的重點自然就有了。

    “為什麽海南比台灣合適,對照一下我們提出的根據地所的要求,在幾個關鍵問題上,台灣遠不如海南。

    “首先是農業基礎。台灣農業的真正開發,大體要從鄭成功收複台灣,把它作為反清複明的基地開始――差不多是17世紀的中晚期。而我們選擇的年份,是1628。這個時候它還談不上有什麽農業,隻有一些沿海的移民村落開墾的少量土地。海南起碼有三百八十萬畝的熟地,有幾十處曆代修築的水利工程。注意這田畝數還是在冊的,明代的土地隱瞞是相當多的。

    “在人口上,1628年的台灣漢族移民很少。我們穿越之後進行的大規模工農業建設都需要大量的人口作為勞動力。台灣的人口無法滿足需要,所以從一開始就得輸入移民。招募流民,組織他們拖家帶口的千裏迢迢穿府過縣,走到閩浙沿海才能安排船運。這是件複雜繁重的事情,涉及到調配的人力物力,應對明朝的各級官吏……我們中誰有這樣的經驗和能力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