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陰雜貨鋪

第803章 北島夜市(2/2)

    攤位前麵聚集了很多年輕人,還有不少學生,看來這個大腸包小腸很受年輕人歡迎。

    我們也是年輕人,肯定要嚐一嚐當地年輕人喜歡的美食。

    排了差不多二十分鍾的隊,終於買到了這個在寶台島隨處可見,卻又大名鼎鼎的街頭美食。

    大腸包小腸,這個名字很直接,也很形象。

    先用炭火將大腸外皮烤得微酥,然後在大腸裏麵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最後再鋪上酸菜、小黃瓜、薑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去,肉汁就會在嘴裏溢開,唇齒間都是肉香味,非常有滿足感。

    大腸包小腸剛剛下肚,端木瑤又出現在了另外一個攤位前麵。

    “這是什麽東西?”古胖子好奇地問。

    端木瑤說:“這是寶台島銷售排行榜第一名的小吃,蚵仔煎,必須要嚐一嚐!”

    蚵仔其實就是牡蠣,蚵仔煎就是把牡蠣撒在鐵板上,煎得滋滋作響,然後把稀薄的粉漿澆上去,再搭配上幾片青菜和一個雞蛋。最後還有畫龍點睛的一步,那就是將酸酸甜甜的特製醬汁,淋在剛剛離開爐火的蚵仔煎上,濃濃的海鮮香氣中,頓時迎來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

    平時我們也經常會吃到牡蠣,但是這種吃法還是第一次,感覺挺新鮮,吃上去口感也不錯,那些牡蠣好像在嘴巴裏跳舞。

    連吃了兩個開胃小吃,我們走的有些累了,於是準備找個有座位的攤子,整點“硬菜”。

    繼續往前逛了逛,我們選中了一款名叫“鼎邊銼”的小吃。

    我們都對這款小吃的名字很好奇,一問老板才知道,“銼”在閩南語裏麵,意味為爬滾的意思。

    其製作方法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m.X520xs.Com

    鼎邊銼是閩南人的家常小吃,主菜是白花花的米漿片,配菜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幹、竹筍、高麗菜等等,內容豐富,湯好料多,光是路過鼎邊銼的小攤,都能聞到一陣陣濃香。

    我們被鼎邊銼吸引,一個是因為它奇特的名字,另一個就是因為它的香味。

    我們找了張小方桌坐下,一人點了一碗鼎邊銼,還沒吃呢,聞到那香味,哈喇子就流了下來。

    我覺得這玩意兒挺像我們老家的豆腐腦,裏麵是白花花的豆花,配上黃豆、大頭菜、牛肉、粉條、芹菜等等,口感豐富,吃著非常香。

    隻不過,老家的豆腐腦是麻辣鮮香,而這邊是帶著海鮮味的鹹鮮口味。

    我們正吃得高興的時候,忽聽遠處傳來爭吵聲,剛開始以為是一幫年輕人在打鬧嬉戲,但很快就發現不太對勁,爭吵升級,這幫年輕人竟然當街打鬥起來,不少人手裏還提著木棒、鋼管等武器,明顯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械鬥。

    但是,對於這種械鬥,老板竟然不為所動,甚至連看都沒有多看一眼,看樣子,這種事情在北島夜市已經見怪不怪,當地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您提供大神長耳朵的兔子的走陰雜貨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