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陰雜貨鋪

第588章 石鍋雞(2/2)

    訂好房間以後,我們都餓了,於是找到老板,單獨支付了飯錢,讓老板幫我們做一頓晚飯。

    老板是藏人,給我們做了一桌相當正宗的藏式美食,石鍋雞。

    石鍋雞,顧名思義,用石鍋燉的雞。

    石鍋本就是一種很特別的材質,而且用的雞是老板自家養的跑山雞,石鍋的特殊香味和土雞的香味混合在一起,讓人欲罷不能。

    老板告訴我們,石鍋雞的核心要素其實就是這口特製的石鍋,這種石鍋是由一種產自墨脫的烏黑雲母鑿坑製成的。

    石鍋雞製作方法很簡單,將雞肉以及各種香料放在石鍋裏麵,慢火燉上兩個小時。

    當然,雞肉的選材也很重要,必須得是自家養的那種跑山雞。

    而裏麵的香料,則是藏族特製的一些香料。

    兩個鍾頭以後,揭開鍋蓋,濃鬱的香氣能饞得人哈喇子長流。

    我們雖然很餓,但為了這道美食,還是足足等夠了兩個鍾頭才開鍋。

    開鍋那一刻,聞著濃鬱的肉香,看著翻滾的淡黃色雞湯,我們就知道,這兩個鍾頭沒有白等。

    除了石鍋雞以外,老板還給我們做了道非常地道的藏族美食,奶渣包子。

    老板說,奶渣包子隻有西域才有,除了西域以外的任何地方,都看不見這道特色美食。

    製作奶渣包子的過程其實並不複雜,首先將新鮮的犛牛奶煮沸提煉酥油,將剩餘的奶渣混合牛肉當做餡料包進包子裏,所以味道兼具牛肉和奶味兩種混合,非常獨特,尤其是第一口咬下去的時候,簡直是回味無窮,仿佛一個包子裏麵,就藏著一個奇妙的世界。

    當然,製作過程並不複雜是出自老板之口,我們聽上去,感覺挺複雜的。

    老板還送了我們一人一壺自家釀造的青稞酒,我看老板挺熱情豪爽的,而且又非常健談,於是邀請老板坐下來和我們一起喝酒聊天。

    民宿裏隻有我們三個客人,老板也不忙,再加上藏人本就豪爽,喜愛飲酒,所以老板很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請,和我們坐下一起飲酒,還贈送了一盤犛牛肉幹當做下酒菜。

    老板讓我們叫他“紮西”,藏語裏麵意為吉祥。

    紮西的年紀不大,三十歲出頭,長得臂寬膀圓,國字臉,五官輪廓很粗獷,濃眉大眼,臉頰上還頂著高原紅,皮膚黝黑,略顯粗糙。

    村子裏的人大多世代為農,沒有接受過太多教育,而紮西是村子裏為數不多的“文化人”,還曾去薩拉讀過書。

    本想留在薩拉的,後來父親病逝,他不得不回到村子裏,照顧年邁的奶奶和母親。

    因為有文化有見識,紮西也是村子裏第一個搞旅遊的人,他把自家院子翻修成民宿,一些來往的遊客和司機等等,都會來他的民宿歇上一夜。

    民宿幹淨衛生,收費低廉,評價很高,碰上旅遊旺季的時候,他的民宿幾乎天天滿客,一年下來,還是能為家裏創收不少。

    。您提供大神長耳朵的兔子的走陰雜貨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