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陰雜貨鋪

第436章 希望小學(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彝人,世代居住在這些大山裏麵。

    別看這都21世紀了,一些彝人都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好多彝人的生活都很艱苦,低收入大有人在,還有全年都靠土豆充饑的。

    這幾年,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幫助他們脫貧,幫助他們走出大山,讓這些彝人下山工作,解決就業等等。

    對於那些不願下山,或者沒法下山的彝人,當地政府還是積極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修建了一座座彝族村。

    這些彝族村落全都是新房子,幾十家,上百家人居住在一起,也方便管理,不像以前一樣,漫山遍野到處住著,很不方便。

    我還是很小很小,大概讀小學的時候,跟著老爺子來過一次馬邊。

    那一次,老爺子是來收一件東西,至於什麽東西,我那時候太小,也不太清楚。

    記憶裏,我隻對馬邊的交通和城建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那時候的盤山路,還不是瀝青路,全是那種土路,到處都是坑坑窪窪,車子在上麵就跟蹦迪一樣,跳著走的,那些拉貨的重車,更是像畫蛇一樣扭來扭去。

    這種土路,晴天的時候灰塵漫天,雨天的時候泥漿四濺。

    我和老爺子早上出發,等抵達邊城縣城的時候,都已經是下午了。

    然後,我印象中的邊城縣城,破爛的不得了。

    一個操場壩子就是他們的中心廣場,幾座稀稀疏疏的房子坐落在街道上,馬邊河穿城而過,河邊竟然還有那種木頭搭建的老式吊腳樓。

    那個年代,雖然嘉州城的經濟也不發達,但是跟邊城縣比較起來,還是一個像天上,一個像地下。

    當時我最大的感觸便是,我是不是穿越了,這邊城縣城跟外麵怎麽不像是在一個世界。

    時隔多年以後,我再次來到邊城縣城,在開車進入縣城的一刹那,我竟有種恍若隔世的錯覺。

    這裏,真的是邊城縣城嗎?

    為什麽這裏的一切,包括街道、廣場、建築,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呢?

    我覺得,煥然一新都無法形容邊城縣的巨變,真要用一個詞語,我認為是改頭換麵。

    這個改頭換麵沒有任何一點貶義的意思,絕對的褒義。

    真的,人家說女大十八變,原來城市也會女大十八變。

    出入縣城的那座大橋,從石板橋變成了恢弘的鋼架吊橋,原本狹窄擁堵的街道沒有了,變成了寬敞的瀝青馬路,街道兩旁還有整齊的綠化;那些破爛稀疏的房屋建築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新房,而且還有不少高層電梯公寓,甚至還修建了繁華的步行街,一股繁榮新生的氣息撲麵而來,給這座大山裏的小城,增添了一分瑰麗的色彩。

    皮卡車在街邊停下,我探頭看了看,疑惑地問古胖子:“這裏……好像不是縣委大樓吧?”

    古胖子提起手刹,衝我笑了笑:“哥,我餓了!”

    。您提供大神長耳朵的兔子的走陰雜貨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