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這樣漢子頂點

第六十一章 製約(2/3)

    相對來說,海產養殖,還是比較傳統的範疇,而無論是辣魚幹還是海鮮網,都可以說是做深做長海洋經濟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比傳統的養殖業高端得多,他身上,自然能鍍到更多的金。

    “電力,電力,”張鄉長發狠,“也不知道哪一天能鋪條電纜過來。”

    周鎮海對這個當然也很關心,“有希望嗎?”

    張鄉長隻說了一句,“至少得三個億。”

    兩個人便都沉默下來,指望縣裏同意並拿出三個億來,那很遙遠很遙遠。

    “要是不納入供電部門的統一管理,我們還好集資,”周鎮海說。

    整個90年代,島上的發電廠都被承包給了私人,在新世紀的第一天,縣供電局接管了島上的發電廠和供電,想再從供電部門手裏把島上的供電私有化,誰都清楚這事想都不用想,那可是電老虎。

    這就徹底斷了私人投資的路。

    “我們爭取明年把島上的配電網絡再改造一次,至於增加發電量,我看將來還是爭取建設風電更實際一些,不過,那也不是這幾年的事……哦,我們的明星下來了,”張鄉長看著周晨,“要是島上多幾個你,還多幾個周晨這樣的,那我還哪用為這事發愁?”

    那些過來看拍電視的熱鬧的鄉親,已經把周晨團團圍住,七嘴八舌的恭喜,以及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問他要是獲獎,能拿多少獎金——他們這兒就是這麽實在。

    “新人獎的獎金是一萬歐,應該還會提供他們的相機……”

    “哦,那蠻好,那就至少有個十來萬,”馬上有人說。

    “這樣的獎金要交稅的,”周晨提醒道。

    不過,獲得新人獎後,十來萬,那是最少的。

    因為徠卡提供的相機,在國內的售價,那至少又得是幾萬。

    “周晨要是做得好,那賺錢最輕鬆,”攝影發燒友張鄉長對這方麵懂得多一點。

    “我們是隨他,”周鎮海說,“攝影這個行當,真有水平的,來錢是要輕鬆些,但想在這個行當出頭,一定也不是容易的事。”

    “跟你說個事,”張鄉長低聲說,“我們現在就有意向,把周晨獲獎的這些作品買下來,他的參賽作品,不全都是在島上拍的嗎,我們也能借此炒炒,”

    “或者,我們請周晨再專程為島上拍一組照片。”

    看著他的笑容周鎮海知道,無論是買現成的還是新拍,鄉裏出價一定會夠意思,當然,前提是兒子最終要能獲獎。

    “隻要鄉裏覺得值就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