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攤牌了我是掛壁劉浪

第15章 劉浪買馬記(1/2)

    “原來是漢室貴胄,失敬失敬。”李高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其實他壓根就不知道劉浪是從哪冒出來的。

    絞盡腦汁的想了半天,李高才想起來劉浪是何許人也。

    但他對劉浪的了解僅限於漢室宗親這個身份,其餘的卻是半點也記不得了。

    先前的劉浪不諳世事,與李高從未有過往來,存在感低也在情理之中。

    李高隻知道他治下有個漢室宗親,但二人素無來往,屬於個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

    “我家公子對國相崇敬已久,隻是公子一直都在山中苦修學藝,無法前來拜見國相,故此叫草民前來為國相獻禮。”和珅開口道。

    “此言差矣,理應本相去拜訪貴公子才是,隻是這事務纏身,一直無法得償所願啊!”李高借坡下驢道。

    “但不知閣下此番前來有何貴幹?”頓了頓,李高接著說到。

    雖然李高沒什麽本事,但無功不受祿這個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錢是個好東西,但這錢燙不燙手,李高還得問清楚才能決定收不收。

    “我家公子為國相獻禮,僅是想要與國相交好,並無所求。”和珅開口道。

    “無功不受祿啊!若無打點之處,本相豈能收下如此厚禮?”李高搖頭道。

    “國相果真是像我家公子所言那般品德高尚,草民佩服不已。”和珅恭維道。

    隨後的時間,和珅狂拍馬屁,最終李高隻得“不情不願”的收下了禮物。

    當晚,和珅喝了許多酒,李高甚至與和珅稱兄道弟,倆人好的跟穿一條褲子似的。

    酒宴上,盡興的李高叫和珅以後多來走動,並明著暗著對和珅承諾在常山境內有事吱聲就完了,能辦的絕無二話。

    雖然酒桌上的話當不得真,但李高的態度已經說明了和珅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

    其中固然有禮物的原因,但事成也與和珅的表現及酒桌文化密切相關。

    酒桌文化源遠流長,東漢如此,現代亦是如此。

    但酒桌上的關係別太當真,素昧平生的,喝一頓酒就能變成兄弟?

    這年頭哪來那麽多一見如故?不過是利益使然罷了。

    當然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一見如故的也存在,不過是少之又少罷了。

    書歸正文,次日,離開國相府的和珅返回了府上,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建山中場地上。

    由於常山與並州接壤,故此劉浪很快便帶隊進入了並州境內。

    抵達並州後,劉浪分出一半的人手留在客棧,畢竟這年頭銀票還沒有問世,流通的貨幣隻有金子和五銖錢。

    帶著這麽多的金子出來,自然不能招搖過市,畢竟不怕賊偷還怕賊惦記。

    劉浪的確能打,這個節骨眼上比劉浪再能打的也就那麽幾個人,但需知強龍不壓地頭蛇。

    再三囑咐留在客棧的弟兄小心行事後,劉浪才帶著其餘手下開始了尋找馬販子之旅。

    此處並沒有什麽大規模的集市,故此商販也是零零散散的,這無疑加大了劉浪購馬的難度。

    苦尋了半月有餘,劉浪隻買到了近百匹戰馬,就這還是劉浪從十餘個不同的馬販子手中買到的。

    此事倒也情有可原,一匹戰馬近三千錢,沒有一定實力的馬販子很難大規模購進戰馬。

    這玩意需要的本錢太多,而市場又不是那麽太景氣,還存在一定風險,小買小賣便也不足為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