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官途:秘書逆轉路

第一波攻擊(1/5)

    因為即將麵臨永南領導班的換屆,江連日在永南加大力度開發城西,並打算把城西區的經濟打造成超躍永南市其它幾個區。江連日始終認為這是利人利己的事,城西區一直拖著永南市的後腿,很多到過永南區與城西區的人都說,永南如歐洲,城西卻如非洲,為了助城西人民脫困,江連日向省裏申請了很多政策,比如說在城西區建立永南最大的長途汽車站,在城西區建立第二個火車站等等。同時江連日也有自己的算盤,他覺得除了自己,永南還有的兩個副市長梁子君與周複建,他們兩個背著自己也等著升遷,想把自己頭銜上的“副”字拿掉,梁子君與周複建沒什麽像樣的政績,江連日卻有城西經濟開發區項目作為升遷的資本。

    江連日也精通曆史,光有政績還不行,商秧也有變法,可惜暗箭難防,竟慘遭車裂之刑,讓公子虔、秦惠王得了漁翁之利。江連日為防止自己重倒商秧的覆撤,他也常常派人打聽梁子君與周複建的動向。

    為了與江連日配合,徐鳳以新興產業小組組長的身份在珍北效外搞了一個科技園,用以擺脫珍北傳統以礦業為經濟命脈的命運。

    經招商部的招商引資,果然有不少人對徐鳳搞得科技園有興趣,願意注入資本。徐鳳的想法是等科技園完全落實,如果效果理想,她還會做第二個科技園,甚至第三個科技園,一直做到她離任為止。

    其實具體地說徐鳳現在搞得這個科技園並非是她一個人的主意,她之所以選現在這個項目,在於倒台的劉長宏。劉長宏之前為了麵子工程,科技園的地址是他選的,當時珍北另外兩個副市長還沒落馬,在他們的配合下,科技園都在開始建設,隻是紀委突然宣布劉長宏被立案調查,於是工程被擱置。當時的珍北市長黃品德與市委書記王春騰對科技園一事毫無興趣,感覺是個費錢的東西。待徐鳳調來之後,科技園又重新複工,而且之前劉長宏對科技園的取名也不是叫科技園,而是叫工業園,由此便可看出劉長宏隻是想沿襲以往風格,隨便拉點人來投資充充自己的門麵,用以作為自己仕途的政治資本而與,根本沒想過珍北經濟產業的升級一事,珍北現在最需要做得事是產業升級和引進新興產業鏈以及擺脫對傳統礦業的依賴。

    之前的劉長宏當然不懂什麽產業鏈升級亦或者引進什麽新興產業之類的,他對經濟的概念還局限在之前的計劃經濟,一村人去種幾十畝地,光插秧都花一個多月時間,還有那種家家一擔簸箕修水庫的時代,人多力量大,對提高生產力之類的更是沒有概念,包括他所謂的智囊團,完全還是那種小農經濟的水平。小農經濟的概念是人們永遠辛苦,永遠勤勞,但永遠都窮,生產力的低下,產業鏈的落後等等都注定小農經濟下的人們永遠貧窮。

    徐鳳對於經濟的了解在這地方當然是個高手,在任的王春騰與黃品德完全外行,他們也找不到內行的人做智囊,用的方法無非是要不什麽都不幹,要不就到國外請些所謂的專家來,那些所謂熱愛中國文化的專家,很大一部分是騙財騙色之徒,搞得珍北亂七八糟的,然後他們要做得事就是收了錢拍拍屁股走人。

    王春騰與黃品德看徐鳳仿佛很專業,擺脫了之前他們用的那一套,智囊團也沒有一個隻用文秘科幾個人卻在大刀闊斧。二人樂見其成,這事王春騰與黃品德自我私下衡量過,如果徐鳳把科技園搞好,他們便插一足進來分一杯羹,如果徐鳳把科技園搞砸,他們便把什麽責任都往徐鳳身上推,並且到時還可以用科技園之事攻擊江連日陣營,逼迫他們妥協。

    當然王春騰與黃品德給徐鳳搞科技園一事開綠燈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二人彼此心知肚明,隻有等到他們真正撕破臉博殺的時候才可以亮出來。二人心裏想江連日畢竟有下錯棋的一天,徐鳳嫩了點,薑要老的才辣,楊門女將是虛構出來的難道江連日不知道嗎?他們在等一個機會,等一個適當的機會,隻要這個機會一到,江連日隻不過是囊中之物,不堪一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