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我是碎礦全民工

第863章 為什麽咱們的樓不漂亮(3/3)

    再說前麵那些年,誰敢穿?隻有特定的人群才行。人家那叫特殊需要。

    “看看這個好看不?”張鳳點著玻璃叫張鐵軍看。

    “不用我看了吧?你挑就行了,反正咱們家這些人,加上媽媽們,你看著要吧,我隻管結賬。”

    “老頭不管哪?”張鳳抬頭看了張鐵軍一眼。

    “老頭還是算了吧,給他們買別的。”東北的男人,尤其是上了歲數的,首飾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還不如來瓶好酒弄條好煙。

    男人戴戒指項鏈那都是八十年代中後期的事兒了,年輕人開始流行這個。不過大都是銅的。

    “蔣哥,李哥,你們來自己選吧,我怕選不好。”張鳳招呼蔣衛紅和李樹生。

    三個人在那連拿帶看商量了半天,這才算有了決定,蔣衛紅和李樹生都隻買了項鏈,張鳳這邊戒指項鏈手鐲耳環吊牌一樣沒落。

    金子是保值金屬,這東西多買點到是不怕,雖然增值性不行,但是它也不會貶值,主打的就是一個均衡無損式存儲,能覆蓋通脹。

    張鐵軍問了一下,店裏是收支票的,直接開票結賬。他的這本工行支票都用了好幾年了,一直都沒怎麽撕過,還挺爽。

    繼續往西走,這邊大都是賣食品的商場店鋪了,各種糕各種糖,都是過去享譽全國的好東西,不過隨著時代發展,漸漸就沒那麽受歡迎了。

    主要是沒跟上來吧,始終保持著老樣子老口味,就是價格漲的飛快。

    張鳳買了一點嚐了嚐,感覺太甜了,回手都塞給了張鐵軍。

    世紀廣場這會兒還不存在,街角這裏是兩間低矮的舊房子,從醫藥公司過來就是大新,新新,永安和先施四大百貨公司的老樓了。

    不過這會兒早就都改了名字,經營模式和這會兒全國的百貨商店也沒有什麽差別,不過就商品來說確實要時髦一些,品種也要多不少。

    這是它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再一個就是和海外交流比較多些。

    在這個時代,很多外國人都不知道中國,但知道申城。這座由外國人開發建設的城市在海外還是相當有名氣的,要遠遠高於哈爾濱。

    廣州又不一樣,這會兒在廣州那一帶混跡的大多是東南亞人,黑哥哥和三哥。

    “這幾棟樓瞅著好看,為什麽外國人蓋的樓就瞅著比咱們自己的好看呢?”張鳳問了一句。

    “這幾棟樓都是中國人蓋的。”

    “哎呀~~,我說的不是那個意思,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快說。”

    “新鮮唄,新奇,自己的東西都看夠了太了解了不神秘了。”

    “不對,你重說。”

    “姐姐,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咱們原來就沒有樓這種東西?”

    “怎麽沒有呢?有。肯定有。”

    “那就不是一種東西,咱們講的是高門大院,樓不是常規建築,要不就是商業,要不就是什麽需要,都是功能性的,像城樓那種。

    事實上咱們蓋樓是從民國的時候才開始的,基本上都是政府,銀行和商行,工廠,和居住基本上也沒啥關係,那時候就已經在人家的影響之下了。

    後來,解放了以後,咱們蓋的樓都是蘇式樓,紅磚水泥筒子樓,然後才慢慢這麽發展起來的。”

    “總感覺你說的不對。”

    “大差不差吧,總體意思是對的,樓在咱們這邊原來就不是給人住的,屬於是附屬建築,排名在後麵和塔差不多。樓是近現代產物。”

    “就是那時候咱們已經落後了唄?”

    “要是這麽說也行,也對,清中末期唄,可不是落後了,攤上個敗家老娘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