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我是碎礦全民工

第706章 三鋼廠,大興村(2/3)

    因為一直就沒用過,它成為渝城保存最為完好的老機場。

    最早的廣陽壩機場是五六年棄用的,當時轉交給了體育局航空俱樂部,俱樂部撤消後廢置,成為體委訓練基地,五八年改為農場。

    至於九龍坡機場,就是現在的渝城火車南站。全國最板正的火車站。

    東方實業公司在渝城的分公司負責人親自開著車來機場接人,帶著一輛從交運公司租來的大客車等在機場門口。

    幾個西裝革履的小夥子跟在後麵幫著提東西,一口一個老師的叫著。

    渝城方言老師的發音是勞斯,這邊也是平翹不分的,不隻如此,胡劉雷呂也不大分,牛奶叫劉䂾,奶奶叫䂾䂾。

    張鐵軍沒坐經理的小車,和大家一起上了大客。心裏感覺這個經理怕不是有點憨耨,想拍馬屁都不會,這麽多人開特麽轎車。

    經理把車給別人開,也跟著上了客車。還好,沒傻透。

    機場高速這會兒還叫210國道,渝北區還是江北縣,縣府在機場西麵的兩路鎮。

    兩路鎮這會兒不大,隻有幾條老街,是渝城最破落的地方,正是機場的建成通航,給江北縣帶來了發展機遇。

    九三年這會兒兩路鎮政府那一塊已經修建的挺好了,有了城市的模樣。

    不過周邊幾乎還是什麽都沒有,老街還是老街,整個江北縣都還是大片大片的山坡農田,稀稀落落的莊戶人家,扭扭歪歪的黃桷樹。

    機場周邊

    這會兒龍溪節孝牌坊還立在原址,新牌坊還不叫新牌坊。九七年修路,牌坊被遷到了渝北碧津公園。

    88年碧津湖雪景

    一直走到臨近觀音橋了,穿過大片的稻田,過了縣界(紅旗河溝)的路牌進入江北區,馬路兩邊的景色忽然一變,有了城市的感覺。

    紅旗河溝

    從石門到江北嘴這一帶,沿著嘉陵江,是一片老城區,曆史有點久,中心就是觀音橋。觀音橋這會兒可不是商圈,而是工廠。

    三鋼廠。三鋼廠很大,工廠區,家屬區,醫院,學校,電影院,食堂,足球場,遊泳池,甚至還有自己的電視台。

    北起野水溝,東到鋼鋒村,西到董家溪,南到華新街江邊,整個這一片都是三鋼廠的地盤,整個山坡上廠房密集,大煙囪像樹林一樣。

    華新街原名華聯新街,是華聯鋼鐵廠新建街道的意思。華聯鋼鐵廠就是三鋼廠的前身,始建於三八年。

    觀音橋是後來鋼廠規模不斷擴大以後形成的新的住宅和商業區。

    在原來的時候,工廠就代表著繁榮,百貨副食糧站各種商店,飯店,旅店,公園,都是圍繞著工廠住宅區展開的,形成一個城鎮中心。

    九三年這個時候,嘉陵江上隻有兩座跨江大橋,一座是石門大橋,一座就是華新街三鋼廠邊的嘉陵江大橋,這也給觀音橋帶來了大量人氣。

    石門,嘉陵江,石板坡,三座大橋連接著江北,渝中和南坪,主要的交通還是靠船。

    過江輪渡和嘉陵江、長江上的跨江索道,是渝城人民早出晚歸工作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還有朝天門,兩路口的纜車,凱旋路的城市電梯。

    八五年,在全國人民普遍連電梯是什麽都還不知道沒見過的時候,渝城已經把電梯搞成了城市交通工具。

    汽車沿著觀音橋的中軸路向南,穿過華新街上了嘉陵江大橋,在大橋上回頭看向三鋼廠,就看到一看錯落有致的白色瓦頂和無數根大鐵煙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