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帝國:從診所開始

第503章 腦脊索瘤患者(2/2)

    “那手術的入路一般怎麽選擇呢?”徐立繼續詢問起來。

    這次,卻不是殷延平回答了。蘇宇哲開口道:“一般會選鼻腔,或者是口腔入路。但脊索瘤的切除術,對技術的要求很高。這是一個非常難的手術。”

    一場會議下來。徐立看著這些年輕人,心中是很高興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好。很厲害,有助於整個科室的技術實力提升。

    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必躬行!

    醫學上更是如此。如果光是讀書就能成為一個好醫生,那麽也就不會有臨床實習這一個說法了。什麽規培、住院醫培訓之類的漫長培養過程都可以直接省略。多看書不就好了嗎?

    但醫學不是看書就行的。臨床才是根本。病人才是醫學的核心。

    每一個病人的身體結構都是有細微的差別的。以至於任何一種疾病在每一個人的身體裏產生的反應都會有細微的差別。

    徐立在第一時間看到了病人。頗為意外,竟然是一個外國人。外國病人在許氏很常見。但大多都集中在了運動醫學、癌症中心這邊。神經外科這邊的外國人很少。這是第一次見到。

    “哈嘍!我是許氏醫院的院長!”

    徐立的英語很厲害。就讀於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工作在霍普金斯大學附屬醫院。他的聽讀寫都沒有問題。一開口就是很標準的美國腔。

    病人眼前一亮,有些激動:“你是許恒教授嗎?許教授,見到你真的是太高興了。我就是為了你而來的。我叫丹爾尼,我來自英國!”

    很標準的倫敦腔。徐立有些尷尬,沒有想到這還是來找許恒的。看來自己是自作多情了。

    徐立搖頭:“很抱歉,我不是許恒,我是徐立!”

    “他們都叫你徐院長,你怎麽不是許?我不信?”

    這個時候,要和一個外國人詳細的介紹徐和許的區別。徐立覺得是有些為難自己了。難道要手把手的寫出來兩個字來,然後跟他說。這兩個字的讀音在英文裏麵差不多,但是在漢語之中,一個是言午許,一個是雙人徐?

    “丹尼爾,先不說那些。你想要見許恒教授,可能還需要等一周左右的時間。這不是問題。我們也會配合你。很快會把你的情況告訴給許恒教授。但是,我想說的是,你為什麽不考慮去美國進行手術呢?或者其實在英國也行。牛津大學或者是劍橋大學的醫學院都很不錯。”

    “許氏的神經外科,在全球來說並不算是頂級的。這方麵梅奧很不錯。克利夫蘭診所的也還行。我是從霍普金斯大學附屬醫院出來的。我認為霍普金斯大學的神外也還可以。”

    徐立這話是說的大實話。對徐立來說,許氏神外的水平還真不能說厲害。就國內來說,宣武醫院就比許氏要厲害一些。

    許氏強悍的事許恒從事的幾個科室,胸外、骨科、手外,還有運動醫學。神外在自己的帶領之下,隻能算蒸蒸日上,但相比起來,真沒有許恒厲害。許恒的強是完全不講道理的那種。自己是奮勇爭先,卻也隻是爭了一個寂寞。

    丹尼爾聽完了徐立的分析,隨即也愣了一下,但下一刻,這人卻笑著道:“不,我覺得許氏醫院能夠創造奇跡。我相信這裏。”

    。您提供大神蔡晉的醫療帝國:從診所開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