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滿滿的幸福

第83章 如愛因斯坦故事(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這些都是小問題,顧轍一開始選料的時候就選得很不錯,最後用掃描電鏡嚴密驗證,確保自己的數據絕無問題。

    如果是曆史上的安德烈海姆等人,那麽觀測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就已經很熱切地搶著發論文了。

    但顧轍有備而來,他當然要做的更多、更紮實。

    所以哪怕五月下旬就已經撕膠帶撕完了,他還是把自己的發現偷偷保密憋了四十天之久。

    這四十天裏,他分兩個階段,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撰寫“如果這個世界存在單層原子/分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對目前的物理學底層理論有什麽影響、會推翻哪些固有認知、發現什麽新的物理特性”。

    第二麽,就是做了一點產業界方麵的嚐試,試圖證明石墨烯這種材料並不是偶然撕出來才能得到的,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量產的。

    而他選擇的科學方法,毫無疑問正是顧轍之前已經有了近一年積累的“電離膜沉積法”。

    他發現,用傳統的膜沉積設備,隻要在特定的溫度、壓強和其他苛刻環境指標條件下,

    再配合上氣相沉積環境的氣體除雜、確保反應氣體環境內隻有甲烷氣體和另外兩種專門的保護氣、催化氣。

    然後,把這種甲烷噴到表麵產生電離銅的特殊膜材料上。甲烷遇到銅離子後,就會被置換出氫離子、然後甲烷中的碳原子失去氫後,剛好可以形成單層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吸附在電離膜的表麵。

    也就是說,從撕膠帶、到物理理論分析、再到初代製備工藝,顧轍至少一個人做出了原本曆史上需要三組頂級科學家前仆後繼完成的工作,他單打獨鬥畢其功於一役。

    雖然這種電離膜沉積法的石墨烯生產技術,跟後世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還有很大差距,如今還沒有直接的商業前景。但這至少也是一種穩定可控的實驗室方法,科研價值已經足夠大了。

    三組論文,在2005年6月底,到7月初,被顧轍連續投遞出去。其中撕膠帶和物理原理討論的文章發給了《自然》,而後續的甲烷-銅離子膜電離沉積法的文章,發給了《科學》。

    曆史上,安德烈海姆的文章,創造了“6月份投稿,7月12日就刊登”的神速,因為成果太顛覆了。

    這一次,顧轍因為吃了是華人的虧,被別人稍微多質疑了一會兒,但依然創造了《自然》和《科學》審稿速度的奇跡。這兩大全球最頂級神刊,隻用了一個月就發了顧轍的文章——

    尤其是在《自然》和《科學》的負責人分別得知,顧轍的文章不止一篇,他同時就兩個細分方向的研究、分別投稿給了兩家期刊。

    這可不算一稿多投,完全是正常操作。但這也意味著,刊發慢的一方,會被全世界鄙視“鼠目寸光、不識貨”。

    所以,連《自然》和《科學》都卷起來了,搶著證明“我比另一家更識貨”。

    最後三篇文章分別在7月底和8月初刊登,天下震驚,全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石墨烯這種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