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逆風記

第二章 論謀(1/5)

    雖然被驅逐,但是黑川慶德沒有絲毫的懊惱和失意,不但神態從容,這種輕風淡雲而舉重如輕的修養,使他有一種坐觀江山的胸襟和器量!

    這樣的男人……井池尾諒心中的有了一種激情。

    點了茶,井池尾諒依照茶道的禮儀而規規矩矩的接受、品味,黑川慶德一看見,就知道他是個茶道上的初手。

    喝了,井池尾諒就問:“慶德殿!我雖然不懂茶道,但是剛才我看見你點茶,有些地方好象不和規矩相同?”

    黑川慶德知道問題來了:“尾諒殿下,茶道的規矩,隻是為了更好的品味茶之中的香和禪而已,隻要不脫離這個原則,規矩之中稍微有點變化,也是因地製宜之舉。”

    井池尾諒聽了,表示不同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人人以此為貴,別出心裁,無視規法,又怎麽能夠成為茶道呢?”

    “尾諒殿下的意思是……!”黑川慶德就此而問。

    “一樣東西要流傳,必須有一定之規矩,如果開始沒有一定的規矩,就必然形成不了法度,傳播不了真髓,人人有法,就等於無法。”井池尾諒說:“畢竟天下智少愚多,有法可依,才可立派傳宗。”

    黑川慶德一笑:“有法是假,無法是真,茶道與心,在於禪,禪可有定法?”

    “慶德殿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不以為然!”井池尾諒:“然雖然法無定法,但是一法有規,才可起慎重心、入門、見功。世上之人多凡夫,先起慎重心,才可入門,才可見修養和功夫,如果初無定法,何以入門,何以見心?”

    頓了頓,他看了看黑川慶德,黑川慶德仔細聆聽,但是喜怒不見形色,他又說道:“如萬丈之高樓,起之地基,形之建築,必有法度規矩,才可立起。”

    黑川慶德品了品茶,不言,井池尾諒又說:“不然,無法而立,必然傾覆。”

    “恩恩,尾諒殿下言之有理,的確是金玉良言啊!慶德今日能夠聆聽教誨,真是萬分榮幸啊!”黑川慶德看見井池尾諒已經說完了,於是就展眉笑著說。

    “哦哦,那尾諒殿下對於亂世之業,有何看法啊?”

    井池尾諒稍微一凝神,他對於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肯定的打算:“我觀諸國藩主,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軍民不分,上下不一。”

    “哦哦,願聞其詳。”

    “所謂的軍民不分,就是藩主除了少數的武士之外,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軍隊,他們大部分的農民子弟,有事,藩主令下,為兵,無事,散甲為民而務農。”井池尾諒有條不紊的說:“這雖然一般解決了軍隊的糧食和農耕的問題,在人口和糧食都短缺的情況之下,有特殊的意義。”

    “但是這同樣存在有很大的問題。其一:就是限製了出兵時間,出兵必然在農忙之前之後,不然就傷農收,這就大大的破壞了戰爭的出其不意的性質。其二:農民為兵,戰鬥力不強,武器參差不齊,號令不嚴,訓練不足,這就大大的傷害了軍隊的戰鬥力,或者用在平定一國一城也可,而爭奪天下則遠遠不足。”

    “其三:賞罰之恩隻限武士,不到士卒,農兵士氣低落,勝者或可,一旦稍有失敗,就立刻全局崩潰,觀諸國之間以前戰例,竟然有萬兵潰敗,隻傷數百之事,可見此等之軍,不可用之。”井池尾諒一說到這個,就滔滔不絕,易木純良肯定是聽過了他這樣的說法,所以他臉含微笑,隻是聆聽,並不發言。

    “哦哦,尾諒殿真知灼見,請再說下去。”黑川慶德放下了茶杯,身體稍微前傾,很感興趣的問:“這三弊端,如此明顯,為什麽諸藩不改?”

    “諸藩也不是不願意改進,像織田家、毛利家、武田家等,都在努力的推行加強軍隊戰鬥力,提高軍隊凝聚力的措施,但是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為何諸藩不行,就是因為問題出在根子上——就是我所說的上下不一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