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天蘇曼麗

第184章 人體脈象(1/2)

    “肺氣散百脈,血液才能分散,脾髒統領血液,為氣血產生的源頭,血液卡隻有得到了脾氣的雲陽,才能夠流暢運行,肝髒能夠藏血,能夠調節氣血讓氣血更好運行,腎髒能蘊藏人體精華,人體精華能夠產生血液又能夠產生腎氣,腎氣是人體各個器官以及組織活動的原動力……”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中醫前輩才說檢查病人的脈搏就可以知道病人身體的大部分信息……”秦老在一邊講述,華天拿起筆和紙快速做著筆記。

    “一般來說中醫主要運用寸診法,因為這種方法比較準確。”喵喵尒説

    “《黃帝內經》曾經介紹了遍診法以及三部診法,可這兩個方法實在是太複雜了。因此到近代的時候,就沒有多少人使用這樣的方法了。我想了想,也不打算介紹給你了。”

    “寸診法有兩個理論要點,這兩個理論要點你無論如何都要記住。”

    “第一條理論要點就是,人體各條靜脈都會聚在了肺部,而寸口是手足太陰肺經的循環部位,在手足太陰肺經上方就是太淵穴,那個地方是所有經脈相交之地。”

    “第二條理論要點就是,腸胃是五髒六腑的氣血之源,身體的好壞跟氣血有很大關係,而手足太陰肺經就起到調節的作用。”

    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秦老馬上就停了下來,他看著華天然後說道:“接下來我跟你說說如何幫人把脈吧。”

    華天聽到這裏輕輕點了一下頭,先前秦老隻是跟他說了一下這其中的原理,接下來秦老要跟自己說的東西,才是自己真正需要學習需要掌握的東西。

    “幫病人切脈以前應該讓病人保持安靜。”

    “最好可以讓病人找個地方坐下來,或者找個地方躺下來也行,手臂要跟心髒擺放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另外手掌也要朝上,盡量爭取平放,這樣,血流就會通暢起來。”

    “寸脈分為寸、關、尺三個部分,若是幫已經成年的人切脈應當使用三根手指來進行定位,用手指指腹去接觸脈搏,三根手指應該緊緊並攏還是應該放寬一些,應該根據病人的身高做出一定的調整。”

    “還沒有成年的人寸脈部位較為狹小,容納三根手指有一定困難,既然這樣,那麽就使用拇指定脈法,這樣可以得到較為精確的結果,三歲以下的小朋友,可以通過觀察他的指紋來代替切脈。”

    “切脈的時候必須要使用三種不同的指力,最開始的時候輕輕用力觸摸皮膚,這個叫做舉,然後稍微用大一點力,觸壓病人的肌肉,這個叫做尋,最後往下用力按到筋骨,這個叫做按。”

    “根據現實需要,中醫醫師可以用舉尋按這樣的順序也可以用相反的順序進行防腐接觸,也可以用一根手指去按壓寸關尺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按三下……”

    切脈這個方法對於中醫醫師來講那可是相當重要,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秦老講得比較慢也比較仔細,跟先前三個不同字訣的講課方法完全不一樣。

    而華天這個時候也用心記憶秦老跟自己講述的一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